“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是许多高校学子的共同追求。春风浩瀚满目新,扬帆读书正当时。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22年5月13日以“传媒茶话会”向兰大学子赠阅光明日报社主办的《博览群书》杂志为契机,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同学们共读同一期杂志,围绕该期杂志内容,分享阅读心得,碰撞心灵火花,共享思想收获。
《博览群书》杂志是由胡耀邦同志题写刊名、光明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思想文化月刊,辟有文化思考、经典新论、文学地理、钩沉趣考、文化视点、新书来了、书人故事等多类型专栏,以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见长,是了解中国图书界、知识界动态的不可多得的刊物。这次“传媒茶话会”为兰州大学新闻学子捐赠的是《博览群书》2022年第3期。
收到《博览群书》后,兰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先是将杂志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然后专门组织了这场受赠学生代表座谈会,就杂志本身及其中内容畅享心得体会。
座谈中,同学们表示对该期《博览群书》“听名著说进城”专栏中的内容印象深刻。在该专栏中,四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解读了经典文学文本里的进城故事。乡下人为何进城?进城后内心世界发生怎样的波动和改变?原有的故乡对他们来讲意味着什么?宿春萌同学说,通过阅读这个专栏的四位学者的名著解读,她不仅充分认识了城乡流动社会现象的过去和现在,而且深切感受到了“乡下人”进城后对抗现实困境的生命力。基于对四位学者解读的认识,她认为,中国的乡村发展不仅要建设基础设施,更要建设精神生态,弘扬乡土精神,而这种关于精神的建构与丰美,必然能为进城者的扎根和返乡者的重建提供更好的文化土壤。
张文斓同学在阅读《博览群书》“听名著说进城”系列后谈到,这些发生在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新中国建国初期及八十年代的进城故事反映了拥有“城籍农裔”的代代年轻人在城乡二元结构中不断自我调适的挣扎求生过程。通过阅读四位学者的分析,她对于这些人物在物质层面上的多元生存困境和精神层面上的复杂情感体验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她表示这部分内容对于青年学子理解当下中国社会的城乡流动现状和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有助益。
郑泓懋同学认真阅读了该期杂志“对谈”栏目中吴廷俊教授《一部别样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史》和樊亚平教授《职业认同这一概念为何不见了》两篇优秀作品,并就史观问题和历史研究者的品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在历史研究中,我们需要以包容的情怀,去品读历史人物,感受他们的彷徨、无奈和种种复杂情感,缅怀他们对历史的贡献。他同时认为,阅读《博览群书》,带给他的重要启示在于,日常学习中要注重从才、学、识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
针对樊亚平教授《职业认同这一概念为何不见了》一文,孙博博同学表示,他从樊亚平教授新闻史研究思路的转变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并就新闻史研究中在地经验如何与理论进行有效结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史学研究应该与理论对话,与历史对话,而与历史中的人物对话,是樊亚平教授可贵的学术探索,把与理论对话、与历史对话推向更深层面和更有启迪的新境界。
牛可心同学从对《博览群书》这本著名思想文化月刊本身的认识出发,认为这本杂志带给了她超越文本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使她找到一种对抗虚无的强大内力。于新新同学阅读整本《博览群书》杂志后说,她获得了读书态和精神态两方面的充实,这不是一般读物都可以生发的效应,而学院精心安排同学们的共读、切磋与讨论,使她和大家获得了更多的启发与提高,这既是《博览群书》的力量,也是读书讲究新的方式方法的力量。王玉娟同学则从《博览群书》特有的简洁大方、精美雅致的风格谈起,对《博览群书》的视觉美感和人文气质高度赞赏。她认为,《博览群书》既富有见解深刻、鞭辟入里的观点表达,又充满轻松明快、朴实无华、可读性极强的文字表达,是讲好学术故事的优秀示范,对同学们未来用学术研究影响大众和推动国家进步颇有启发和裨益。
鉴往知来,同学们在此次座谈中表示,民族精神于历史长河发展变化中积淀,中华文化于朗朗读书声中代代传承。人们今日俯仰古今,学而深思,亦是在为文化强心铸魂。大家说,《博览群书》通过对生命、历史、文化等的多样而深入的阐释,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砥砺思想、宁静心灵的窗口;学院围绕《博览群书》杂志的阅读,为兰大新闻学子创造了一个共读共享、相互切磋的良好平台;支持此次活动的“传媒茶话会”以其所具有的公益精神与文化关怀,把《博览群书》杂志及其作品评论变成一份别样的文化礼物,为兰大和其他高校学子领略阅读之美、涵养人文情怀树立了榜样与参照。
文|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谢宁、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研究生宿春萌、张文斓
图|梁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