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7时,由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网络传播三人会第9期——“媒体数字化转型与可供性”学术微论坛于腾讯会议召开。本次微论坛也是“丝绸之路新闻传播教育高校联盟”、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群策大讲堂”、兰州大学数字媒体技术虚拟教研室的系列活动之一。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Leonard H. Goldenson讲席教授周树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杨奇光老师应邀作为论坛嘉宾做主题报告。论坛由我院副教授王君玲主持,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会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我院院长冯诚、常务副院长张硕勋及来自全国高校的四百余名师生参加。
第一个做报告的是来自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周树华。周树华在梳理可供性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从媒介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纸质和数字新闻的可供性的两项研究。他重点讨论了可供性对新闻消费和新闻认识的意义、新闻电子化的得失等问题。
周树华提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将可供性分为物理可供性、关系可供性、感知可供性三方面。他重点阐释了关系可供性视角下的“真实”问题:“报纸登出有社会辨析过程,但电子版面很多人都可以再编辑,所以假新闻很多。”
同时,周树华也严谨地指出了本项研究的局限性:“可供性放到环境里研究就有不确定性了,自由度非常高。”他认为,不同受访者提出的可供性有所不同,研究对每个人的启示也有差异,因此存在有个性而无共性的缺陷。
接下来复旦大学的张志安介绍了他的团队对互联网平台可供性的研究。他首先介绍了多学科视角下的可供性概念及相关研究,尤其提及可供性理论被引入到设计学和媒介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张志安认为,媒介本身作为一种设计,其特性、机制塑造着受众的行为、文化,因此,可供性理论是适用于传播学的有效工具。
随后,他具体阐述了社交媒体领域可供性研究的三个方向,即高阶可供性和低阶可供性、想象可供性、通俗可供性。他以微信公众号“点赞”“好看”“在看”“在看+点赞”功能的演进为例,阐释了低阶可供性的特点,即覆盖多种心理与人群需求的强社交设计。他提到,从实际运作过程来看,微信的高阶可供性是商业利益、用户体验与权力规制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介绍互联网平台研究中的可供性分析路径后,张志安结合我国实际,落实到中国语境下互联网平台的可供性研究。他认为,考察互联网平台可供性问题,需要立足中国社会语境,考察权力、技术和资本因素怎么样影响行动者与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化了研究的现实意义。
最后发言的嘉宾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奇光。杨奇光的研究将可供性用于对数字新闻学中客观性的观察和分析上。他着眼于用可供性这一新兴理论视阈来审视传统的客观性理论和改造经典新闻学的学科体系。
在对传统客观性在中西方兴起的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后,他强调道:“客观性发展到今天是饱受争议的,不仅在于其策略性的仪式是虚伪的,很难被记者实现。而且在数字新闻的实践中,新闻事实核查这一新形式的出现,要求组织或机构公开表明自己核查的结论,客观性也因此面临困境。”
回归到可供性理论当中,会发现其对传统意义上的客观性具有相当的建设意义。就杨奇光看来,他更愿将可供性和客观性视为一种学科话语,视作扮演或组织新闻学学科话语的一个核心角色。他具体阐述了“介入”“制衡”和“接合”三种话语路径,分别反映了生产可供、社交可供和情感可供对客观性的改造作用。
最后,杨奇光还谈及了做该研究的初心,“当经典的元概念、元话语无法再解释现实问题时,当我们正对新理论、新概念无比热衷时,新思维、新概念如何调试和创新经典学科话语体系(特别是其中的元概念、元话语)就是我们未来要探索的一个方向。”
三位嘉宾的主题报告引起了师生的热烈讨论。在线的师生们踊跃互动,精彩问题不断,嘉宾们也对大家的问题一一做了回答。杨奇光说:“学术共同体的氛围今夜拉满,非常开心。”周树华也表示:“这是一个奇妙的学术夜晚。”论坛在浓浓的学术氛围和师生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
文|祁健敏 孔舒畅
图|来源于会议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