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5届毕业生李化成在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中一举斩获两个一等奖。《传媒茶话会》的报道显示,2005年从兰大新闻本科毕业后,他14年间一共揽下41项省级和全国新闻类奖项。
然而,或许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位“得奖专业户”在刚开始接触新闻时竟是个毫无经验的毛小子。
从兰大走出去的毛小子
2003年,李化成开始在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第一次课外实践课,这个“毛小子”兴冲冲地和同学一起跑去附近夏官营的一个村子里,把村委会主任误认为村长,拉着人家一会儿问问村民的收入情况,一会儿又问问他们的生活条件。最后,他们直接豁出去了,开门见山地问:“村长,咱们村最近有什么新闻呀?”这位“村长”哭笑不得,但还是非常热情地介绍村子里新弄了一个地窖,于是“毛小子”就根据这个地窖写了篇新闻。“第一次嘛,写得乱七八糟的。后来老师还告诉我们,人家是村主任,根本不是什么村长。”
再回忆起当初,李化成说:“今天的自己完全是昨天的那个自己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你走的每一步都会算数,一步一步经历了这么多,才能成为你今天的自己。”
2001年,李化成高考结束,他看上了当时全国排名前列的兰州大学新闻学专业,不远万里想要从山东奔向祖国西部。被问起为什么喜欢文字却没有去学中文,李化成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一件东西,如果你喜欢它但靠它太近的话,这种喜欢感会慢慢消失的。不如去学新闻,这样还能把文字当做工具,将来能够用起来。”
但命运还是给他开了个小玩笑。刚入校,李化成其实学的是俄语,两年后,通过新闻院的“2+2”模式,才又学了网络与新媒体。
“‘2+2’这种模式对人生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四年之内会有两个学习经历。”虽然是“半路改道”,但独特的“2+2”模式却让李化成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前两年的俄语学习经历是“技多不压身”,让他后来出国时不至于露怯。
而在零几年就学习网络与新媒体的李化成,更无疑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
李化成回忆,当时网络与新媒体在全国都是个非常新鲜的事。“那时候网站还没有自己的采访权,我们上课都是一人一台电脑,聊着天就把课上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老师的授课让他感到很新奇。“一些很新的理念慢慢就传达给了我们。”当时老师预测学生们毕业后的状态很可能就是:随身拿着个摄像机和笔记本,走哪拍哪,看到新闻,就地坐下,然后即时地发出去。“当时的设想就是这样,结果,嘿,今天一看,全都实现了。”
在变化中磨练的好记者
毕业后李化成回到山东,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一干就是14年。时代瞬息万变,新媒体发展非常迅猛,当年的“弄潮儿”竟被时间无情地归类成了传统媒体人。
“主力军要挺进主阵地。形势在变,时代在发展,新兴媒体的兴起带来了压迫感和压力,传统媒体要思考怎么才能守住自己的阵地,取得自己的主动权。”虽然“新人”来势汹汹,但在李化成看来“前辈们”毫不服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人都在积极需求改革变化。
李化成所在的山东广电在2006年开始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原先新闻中心、体育频道、国际频道等五个部门被整合成了一个大的部门:融媒体资讯中心。人员也重新分配整合,李化成被任命为资讯中心农业部的主任。一些相关制度相应出台,其中每天的“新闻夜总会”制度最为有名。“就是每天晚上开一个会,整合所有的线索,看这个线索适合放哪个平台就放哪个平台。打破过去各自为战的形式。”
机构思变,个人也在思变。
“作为新闻工作者,思想观念也要转型。”李化成觉得以前传统媒体一条线索只知道发在一种媒介上,现在需要把这种单一思维转化到新媒体思维。在新闻现场采访到信息后应该先发到网站或者新媒体的平台上,“先发到小屏,然后才是大屏”。“有些东西在变,但不变的是你始终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让自己不断地学习、成长,不断地挑战自己,以适应新的变化。”在李化成看来,记者得与时俱进,学会媒介融合。“技多不压身,多掌握一些拍摄技术、编辑技术等新媒体需求的技术。”
改革后的团队明显更有活力,在山东省经济社会的改革大潮中,李化成团队敏锐地发现山东省营商环境存在不少困局,走访后他们选择了一家叫做“凤岐茶社”的企业。“凤岐茶社为什么在浙江就能发展壮大,在老家山东反而不行?”通过连续的走访调查,一期新闻评论节目《何日“凤还巢”》应运而生。
稿件发出去之后山东省政府为改善营商环境迅速出台了一些政策,做出了调整。“就感觉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记者的作品能去反映现实只是第一步,而通过自己的作品能去影响现实,而且改变现实,这是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
除了《何日“凤还巢”》,李化成和同事们冒着六十多度高温在中东沙漠采访出的《中东沙漠种植中国海稻获成功》也在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上拿下了一个一等奖。“刚入台的时候可以做出优质的内容,干十四年以后还是可以做出比较优秀的作品。”
李化成回忆,读书时兰大的踏实精神更多时候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他做每一个选题都会很认真地准备,结束后还会去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迅速变化的社会带给他更多的磨练。“捕捉好线索、好新闻的能力,都是在长期的实践储备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一线工作14年,一举捧回两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样的他在被问及未来是否考虑退出采编一线时,毫不迟疑地回答:“我对新闻还是保持着新鲜感,暂时没有考虑过退出采编第一线。如果你深耕一个领域,还是特别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