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宁菊英是在她的门店,她正匆匆忙忙地跑出门去,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边说着,“我去交一下电费”,圆脸,爱笑便是对她的第一印象。
宁菊英,卓尼县柳林镇的第一家文化旅游发展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这家公司主要经营纯手工编织刺绣、特色食品及民族用品,先后吸纳员工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6人,并且已培养带动周边200余名贫困妇女加工手绣鞋垫、抱枕、提包等,县人社部门将其公司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
“门店是卓尼民俗文化的缩影”
宁菊英将门店的店址选在了靠山的位置,在背景颜色相同的牌匾下很难一眼发现其店面的不同之处,但一进门便可以一览卓尼的民俗文化。进门右手边是相关乡村饮食文化的介绍,一个小小的连锅炕,上面放着火盆,这展示的是在农村主人可以为到来的客人熬奶茶,大家一起坐在炕上,围着桌子品尝酸奶、腊肉、腊排等特色食物。相对的左手边是农耕文化的展示,地上放着耕地用的模具,墙上贴着老照片。
农耕文化展示区 曹洁/摄
照片的尽头是体验区,在这里,游客可自行体验手工制作鞋、香包等物品。四张小矮凳围着桌子摆放,桌子上面是可以进行手工制作的小物件。体验区的对面是三格瑁服装文化的展示,几具模特详细地展示着不同年龄段人所着服饰、配饰的不同,比如“姑娘扎红色的头绳,新娘会带着银钱,扎灰色的头绳”。
继续向前便来到了编织区,展示柜上有各种自主研发的纯手工制作的商品,手捧花、抽纸盒、拖鞋等等。一个展示柜上放着相框装裱的绣品,宁菊英说:“这是秀的不好的,是摆设”,她表示这些展品“针法不好,不够细腻”。编织区旁边是服饰文化展示区,有麻布包袱、羊毛挤腰、羊毛碗套、羊毛毯子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展品,也有她们自主研发的藏服。编织品展区的对面是对当地有名的手工艺品洮砚以及当地特色食物、礼品礼盒的展示。宁菊英对这些物品了如指掌,每当介绍到其公司自主研发的商品时,她会指出并强调“这是纯手工的”,而洮砚的对面就是办公区,不大,靠窗。
“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办公区的墙上挂着一幅字画,上写“巧手绣奇景”五个大字,这是宁菊英在2018年冬天进行培训时得到的,既是对她,也是对那些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的巾帼们的肯定,而宁菊英与手工艺品的渊源则要追朔到她十几岁的年纪。她那一代人,姑娘出嫁前一定要学做针线活,“不然会被婆婆家的人笑话”。于是,读完初中后,十六岁的她开始学习做针线活。当年她学绣花的目的如此简单,也许她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因为她的好手艺让她有机会带领更多的巾帼靠自己的巧手走上脱贫致富的路。
宁菊英本人 曹洁/摄
2009年和2011年,宁菊英因为手工活做的好曾被两次推荐去县里进行培训学习,可是“那时候太年轻,没什么想法,但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在2015年,县上再一次进行培训的时候,她不想再错过。当时作为村里妇女主任的她推荐了其他三位妇女去参加培训,可她在培训当天却总觉得心里有事,思来想去,终于在晚上加了微信群中一位培训老师的微信,她口中的老师是陇原巧手经纪人邓世贤,在得知邓老师在第二日要到合作市去进行相关培训的时候,身在卓尼县的她便在第二天早早地起来赶去合作市,这一次她再没有错过。
培训结束后,她抓住机会与邓老师进行了一次谈话,自那时开始,宁菊英便与邓老师开始了合作。她第一次与邓老师合作的订单是绣花,她带着村里的妇女一起加工半成品来赚取手工费,一共八百元,她说,自结婚后便与村里的女人们打成一片,当年不管干什么活都和她们一起,“我了解她们,也知道她们”,而她们也信任她。
如此经过将近三年的时间,她开始尝试制作单品并在朋友圈推广。第一个单品是金坠子,最初,宁菊英的朋友圈里都是亲戚朋友,商品“卖的不太好”,而经过时间的累积,如今她的微信好友中顾客的数量已超两千。此间,她颇具自豪地说到,曾有朋友买自己的产品转送朋友,而后朋友的朋友变成了回头客。说起自家产品的质量,她满是自豪,因为所有商品她都会亲自验收,“商品验收不过就不要,让她重新做,料也要赔”,她笑着说,“这些都是和她们提前说好的。”
带领巧手编织脱贫致富梦
随着朋友圈销售量地不断扩大,也为了带动更多妇女增加收入,宁菊英于2018年7月开了门店,而她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说起政府支持宁菊英表示,“政府对我们的支持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宣传力度很大,又比如消费扶贫,帮我们把产品销出去,这都是给我们的支持。”
该公司采取的是“企业+订单+贫困户”的模式,对相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后,把生产原料发放到其手中,实行按件计薪,妇女可以在家中进行“居家式”生产加工,宁菊英表示这一模式的最大受益人是进行手工艺品制作的妇女,“她们做多少拿回来交给我,不担一点风险。比如做一双拖鞋是25块钱的手工费,她做了10双,我把钱给她,她不用担任何销售的风险。”
宁菊英所在的村子离卓尼县县城很近,之前村里不能出去打工的妇女每年只能靠上山采菜等收入几千块。如今,她们跟着宁菊英做手工艺品,一年收入可以达到一至三万元不等,越勤快的人,收入越多。宁菊英提到了车间工人苗曼高,她现在一年的收入最高可达三万元,而她家今年已经脱贫。
为了扩大“扶贫车间”的规模,宁菊英已经着手建立厂房,厂房可容纳50-100个工人,主要用于藏服的制作。待厂房建起来后,所有的工人都要进行相关培训。宁菊英说:“员工一定要去培训,培训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可以让员工更标准一点,活更细一点。”而因为自己的学历限制,宁菊英也会参加各种培训,而每一次的培训都会让她有新收获,比如去成都培训后她有了做五件套礼盒的想法,去合作市的一次电子商务培训后,她听取老师的建议,将店里出售的鞋垫外包装上贴上二维码,这样可以让更多的顾客知道她们,“我的微信客户越多,我的产品能销出去的越多。”
纯手工拖鞋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虽然巧手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制作手工艺品,但公司由于资金的问题,“请不起设计师”,研发产品上还有欠缺。然而虽有难处,但宁菊英走下去的脚步足够坚定,她说“我丫头很支持我,她说一个女人,要干点什么。”而她也下定决心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能将此事做得更好,带领更多的巧手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汪美灵、买钰莹,本科生曹洁;指导教师吴义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