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七月中旬的一个炎热午后,我们正在拨打方秀兰的手机号码,耳旁同时传来铃声。手里的电话还来不及挂断,我们便撞上了她笑吟吟的脸。跟着方秀兰的脚步上楼后,我们被邀请到了客厅的软沙发上坐着,方秀兰则自己找了一把硬椅子与我们相面坐下。
“九十年代的时候,别人都说我们银达的节目可攒劲(精彩)了,银达的节目什么时候看都看不烦,看不厌。”从13岁参演的《红灯记》到67岁参与的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合唱队,方秀兰最挂念的,还是她的剧团。
窗外的阳光透过几盆植物间的缝隙照射进来,在地板上映出点点光斑,方秀兰老人坐在门口,用淳朴的酒泉口音诉说着她与银达剧团的风风雨雨,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榆树上唱歌的丫头要留下来
“哎呦,这头过去那个树上有个丫头子唱得好得很!”方秀兰从小在银达村长大,上小学的时候就进入了学校宣传队。在放学后的空闲时间,她总喜欢爬到榆树上,逮着树叶子就开始用大大的嗓门唱,旁边走动的村民慢慢将这个“在树上唱歌的丫头子”传开了。
榆树的枝丫一年一年长,唱歌的丫头在十三岁的年纪就参演了著名的样板戏《红灯记》。彼时的方秀兰已经是村里宣传队的一员。
“当时村上的宣传队不让村里的女孩子外嫁,”方秀兰回忆道,“我是第一个。”当时的银达村明令不让方秀兰外嫁, “这个丫头还行,将来要留下来,不准嫁出去。”
丫头留了下来,主演了银达艺术团的三部招牌样板戏,担任了银达艺术团的副团长,一度当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三八红旗手,曾任第八届甘肃省人大代表,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
1997年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方秀兰从超过100名候选人当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由联合国世界妇女基金会(Women’s World Summit Foundation)授予的农村妇女创造力奖项(PRIZE for Women’s Creativity in Rural Life),这个奖项当年只选出了33名获奖者,其中中国获奖者5名,位于西北地区的2名,她就是其中之一。
联合国授予方秀兰的奖状 摄影/彭远方
但方秀兰从不主动提及自己获得的荣誉。
“我是农民出身,我特别特别低调,因为我是最基层的,我不张扬,”方秀兰反复强调,“我就是个农民。”方秀兰拿出了她装着厚厚一沓荣誉证书的袋子,从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了她鲜少展示予别人的联合国获奖证书给我们看,“别人不问,我不会说的。”联合国给予的500美元奖金被方秀兰捐给了妇女儿童基金会,她手上只留下了联合国的一纸纪念。
方秀兰一直秉持着“下地是农民,上台是演员”的观念,一人分饰民间戏剧表演家与普通农民两个角色:干农活时,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剧团唱戏时,是银达村的“台柱子”。
她在自家田里种洋葱之类的经济作物,还在新疆置办了养鸡场。“那个时候下地干活,晒得一脱一层皮。”方秀兰一边说一边捋着她的手臂。因为常年下地干农活,她的手掌关节粗大,虎口之间有一层厚厚的老茧。
“喜欢唱戏,一辈子就这么个爱好。”方秀兰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戏剧教育,小的时候在村里的文化能人李培喜的耳濡目染下喜欢上了唱歌,再后来到剧团唱戏,这一唱,就唱到了花甲之年。
银达村村委会副主任、银达艺术团现任领头人党翠芳说:“方姨在我们剧团里面可以说是一位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老人。”
因为戏剧中的台词主要是农民生活化的语言,看了方秀兰表演的观众无不流下眼泪,连连鼓掌。
在谈及她主演的小陇剧《摔罐》时,方秀兰为我们现场表演了一小段。“老来难,老来难,老病啊,缠身……”娴熟地架起右手的姿势,不需要清嗓,凝重的表情一秒到位,方秀兰饱含情感的陇腔在不足8平米的小客厅里回荡着。
方秀兰为我们现场表演《摔罐》 摄影/刘欢
“唱戏的感觉,就是自己找自己。”对记者说。
“大家心特别齐,齐得很”
“大家都亲切地热呼‘方姐来啦!‘”,方秀兰哑然大笑,“两年前我带着蛋糕、水果看望大家,‘哦哟!方姐提着好吃的来了,知道我们今天吃不上饭了!’”我们被老人的笑容感染,也一起笑了起来。
令方秀兰念念不忘的“剧团”,是自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甘肃省酒泉市银达乡银达村艺术团,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银达艺术团有三个“攒劲”的好戏:《背着妈妈上大学》《洞房花烛夜》和《摔罐》。其中方秀兰给我们表演的《摔罐》,讲述了三代婆婆之间的故事。在1996年于银达开展的全国文化交流工作会上,《摔罐》被领导一眼看中。2001年《摔罐》获得了全国十一届"群星奖"戏剧类银奖,十多年来都是农民业余戏剧作品的标杆。
“我在《摔罐》里演的是中婆婆,很威的。”戏里是性格要强的中婆婆,戏外的方秀兰在剧团里也很“威”。作为副团长,方秀兰对剧团的成员训练要求很严格,会训斥不听话的后生,但是后生们没有一个不尊敬她的。
党翠芳在提及与方秀兰在《背上妈妈上大学》的合作时,也表示她们合作得非常融洽,她和剧团的成员在方秀兰身上学到了表演,也学到了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
“平时我们就也像是母女关系一样,因为方姨非常地热心,对我的工作也非常地支持,我非常地敬重她。”党翠芳对记者说。
“那个时候我是人大代表,我老汉是银达村村长,我老汉从不贪公家一分钱,不收礼,今个晚上给我送过来明个晚上我就给你送回去。好好当,清清白白,我的脾气就这,我的孩子也是这样。”
方秀兰在剧团五十二年,能够得到成员和观众广泛的认可,靠的是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正直磊落的人格魅力。
在谈及与银达剧团的感情时,窗外的阳光已经暗了下来,窗台上放置着盆栽,黄昏的气息穿过叶子间的缝隙渲染了整个小屋,小屋内一时间寂静无声。坐在小屋的门口,合着双手的老人眼眸被浓浓的思念装满,泛着一丝泪光。
据方秀兰回忆,有天晚上剧团的几个老戏骨都跑到她家里,原来当天她的表哥因交通事故去世。因为当天方秀兰还有两个小时的重要演出,大家怕影响她的状态,都还未来得及告诉她。待到演出结束后,大家才告诉她这个消息,一起陪伴她。当时晚上在《洞房花烛夜》里饰演儿子的男孩子在排练的时候一直不敢看她的脸,“我当时对他还特别凶,我说‘你咋搞的’,他当时心里明白情况,怕我知道事情难受,就一直不敢看我的脸,生怕我知道。”老人说到这里双手拍着大腿,声音哽咽。
“
大家心特别齐,齐得很。”
“别人演出都是一身上下一整套的,我们银达没有啊,我们都是自己做的衣服啊。但是表演节目没有能比得过我们的!”银达剧团在没有工资、津贴的情况下,毅然扛起来了银达乡的文艺大旗。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银达剧团,已经是“银达文化之乡”的牌匾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文化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凝聚我们的人心,服务于美丽乡村的建设。”银达镇党总支部书记王建军总结道。
咱们银达文化乡的这杆旗要一代代传下去
这片孕育了方秀兰和银达剧团的文香土地,有个了不起的文化开场。
1955年,毛主席在《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一文中下了按语,肯定了银达乡农民办夜校、学文化的做法。一时间,举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
“在那个年代,主席亲自表扬了,对村民来说是极大的鼓舞。”王建军书记说。文化信心树立起来了,银达乡先后涌现了“为学一个字,耐受半夜寒”“八奶奶学文化”的先进典型。
在扫盲运动的同时,银达乡同步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银达村农民业余艺术团应运而生。《夫妻识字》《红布条》《红灯记》等原汁原味的农民戏剧节目,唱遍了广袤的原野,唱活了静谧的村庄,展现了银达乡农民“田间地头学文艺”的生动场景。
现在,观看艺术团排演的节目已经成为村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团里不表演节目了,村民首先不答应。
村民们对剧团的认可度非常高。剧团一有演出,四五百人的剧场都坐得满满的,还有许多站在剧场里面看的人。
“文艺活动是银达的一个传统习惯,别的村办这些就难得很,我们村就不难,”方秀兰双手竖起了大拇指,“广场舞比赛六七十号人,男队长,妇女队长都参加了。” 在2019年5月份的“‘印象天锣城’走进最美乡村·乐享戈壁采摘文化旅游节”广场舞大赛中,党翠芳亲自组织和参与了银达镇的比赛队伍,队伍摘得了此次大赛二等奖。
银达剧团的人,始终发扬着“银达精神”——奉献。党翠芳说:“虽然有的时候没有报酬,但是他们还是加班加点,一有休息时间都会来参加排练。”
银达的许多人都和方秀兰、党翠芳一样,是一边干农活一边搞文艺的农民。在排演节目的每一天,他们白天手拿锄头,耕耘出银达欣欣向荣的银达新农业;夜晚他们聚集在镇里的文化站、村里的文化室,延续着银达的文化传统,传承着银达精神。
要把银达的文化传承下去的意识已经深深地扎根在银达人的心里。
“我和领导说,‘赶紧培养下一代人,一定要重视这件事情!’唱戏不能后继没人。” 方秀兰已经退出剧团表演两年,现在在剧团负责艺术指导这块的工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银达乡每年都会在12月26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26号是毛主席诞辰,27日是毛主席下按语的时间,刚好我们就把这两个重要的日子结合起来。”王书记指着银达镇的毛主席雕像说道。
银达镇毛泽东按语广场 摄影/彭远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银达村开始探索“党建+文化”的道路,成立了文艺骨干党支部。党翠芳被任命为文艺骨干党支部书记后,除了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是肩负起了领头培养新型文化人才的责任。
党翠芳表示,当发现到好苗子时,剧团就会把他吸收进来。每当有新人被吸收,文艺骨干党支部会对其进行思想上和业务上的培训。目前,银达镇文艺骨干党支部已有20名党员。
在硬件设施方面,银达的镇、村、组三级文化设施配套率已达到100%,基本形成了覆盖整个镇的文化网络。文化基础设施的运行与修缮费用,由肃州区政府提供。
银达镇的乡村舞台 摄影/彭远方
2003年,银达镇文化站被中宣部、文化部评为“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被甘肃省文化厅命名为“甘肃省文化艺术之乡”。 据统计,银达镇现有农民业余艺术团已自编地方戏21种,计160多部,创新传统社火25种,民间曲艺11类;独有的“二鬼打架”“灯笼社火”等民间艺术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洞房花烛夜》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创作优秀奖。
银达文化走到今天,从最初的的扫盲运动发展到现在的精神盛宴,靠的是党与群众的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以前是送文化下乡,我们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是送文化进城。”银达镇党委组织委员、党政办主任王君元说。
“咱们银达文化的这杆旗不能倒掉,一代传一代,我们要好好地干好文化这一块。” 方秀兰语气坚定地说。
跟着方秀兰回忆的脚步,她和银达剧团的峥嵘岁月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我们拦住了她继续往下走的步伐,她停在了第三个台阶上。她站在那里,右手颤抖地扶着栏杆,用含着笑意与泪光的双眼目送着我们。
再下一个台阶,方秀兰的脸庞就会完全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楼上的方秀兰和楼下的我们,忘不了彼此的脸庞。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彭远方 刘欢;指导教师韩亮、张华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