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承明到现在也不能确定小兰到底是白琵鹭还是黑脸琵鹭,不过眼下更为紧迫的问题是这只他从未见过的大鸟,受伤了。
受伤的神秘来客
柴承明家住白银市景泰县喜集水村,据他回忆,2019年7月8日下午1:30左右,他和妹妹在家中听见一声巨响,飞奔出去,只见一只白色大鸟摔落在地上。
鸟的翅膀似乎是受了伤,血迹斑斑,看见有人靠近,它挣扎着要跑。柴承明以为是一种鹤,赶紧给森林公安打了电话,请他们派人前来救治。
受伤的大鸟(受访者柴承明/手机拍摄)
森林公安和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也不认识这大鸟。柴承明只好自己参考网上查到的资料,仔细观察:大鸟的腿细长,呈黑色,鸟喙长且扁,越向外越宽,极有特点,仿佛一把纯黑色的琵琶,这似乎是一只黑脸琵鹭。
景泰县属于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185毫米,年均蒸发量却有3038毫米。而琵鹭喜水,在此地很是少见。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丛培昊老师看了柴承明发过来的图片后,告诉他这确实是一只琵鹭,但至于是黑脸琵鹭还是白琵鹭,没见到实物之前不能确定。他个人倾向于黑脸琵鹭,而他的同事张立勋老师则认为有可能是白琵鹭。
如果这是一只生活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黑脸琵鹭,很难想象它经过了怎样的跋山涉水,才到了这样一片它的祖先与朋友几乎从未踏足过的土地。如果这是一只西北某地的白琵鹭,它出现在景泰似乎合情合理,但为什么是此时呢?
“白琵鹭分布地区广,但这不代表其不重要或不值得保护。”丛培昊老师似乎另有担忧。
为大鸟进行了简单的医治后,工作人员决定暂时将其寄养在柴承明家中,第二天再转到白银市动物园。
糟糕的是,柴承明发现大鸟仍在流血,大约晚上七点钟,柴承明和家人将鸟儿送到村卫生所,请大夫张新香为这位陌生的“客人”清理伤口、止血包扎。
琵鹭腿长喙长,极易落入捕鸟夹中,一旦被捕,轻则受伤,重则死亡,只是不知道落在柴家门口的这只大鸟是怎么受伤的。张新香大夫发现鸟儿的翅膀本来就有伤,已经快长好了,这次应该是旧伤复发。看着不像是鸟儿自己跌伤,而是外力导致的,如果不是人为原因,就是天敌攻击所致。
师生们牵挂着它
“送到动物园倒是可以,就是不知道大鸟能不能挺过今晚,还没有见它吃过东西。”柴承明在名为“兰大跑团之在校学生”的微信群里表达了他的担心,这些学生因跑步而相识,但现在他们共同的关注点是受伤的鸟儿。
能做的都做了,不如为这鸟儿起个名字,免得被动物园抢了先。群友们这样安慰柴承明。
这群里都是兰州大学的学生,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什么的都有。柴承明自己是学经济的,他希望不同学院的学生可以为他出谋划策。尽管大部分都还是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学生,但却有热情的、纯真的心,他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积极主动地询问各自的老师、联系媒体,甚至想要发起众筹,帮助柴承明医治“小兰”——这是群友们为琵鹭起的名字。这一晚,柴承明很难睡得安稳了,尽管大家都安慰他,可谁又能真正放心呢?
一直与柴承明有联系的丛培昊老师曾经嘱咐过他怎样喂食琵鹭,可这“精灵”机警畏人,不易接近。当晚柴家人睡觉前,小兰几乎都没有进食。夜里2点,柴承明的父亲被一些动静惊醒,发现小兰似乎是想要进食 ,但实际上一直没有吃到多少东西 。
第二天早上6点,柴承明和妹妹柴佳利早早地起床看望小兰。或许是经过半天一晚的相处,小兰意识到柴家人对它并没有恶意,这只受伤的“天使”终于乖乖地吃下了柴佳利喂它的食物。
当天夜里两点的小兰 (受访者柴承明/手机拍摄)
上午11点钟,小兰被顺利送往白银市动物园。“那里有更专业的人士,它大概能恢复得更快吧。”柴承明感慨。
是什么还重要吗
据香港观鸟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黑脸琵鹭的数量超过4000只,有望从“濒危”降至“易危”;而白琵鹭已从“易危”转为“无危”。这些消息令人欣喜,但也不禁思考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我家附近倒是有个英武水库,不知道它是不是从那边飞过来的,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会不会还有别的黑脸琵鹭或者说白琵鹭呢?建议相关部门派人去英武水库排查一下。”柴承明头头是道地分析着。
结束的时候,柴承明说:“如果非要选择,我宁愿小兰是一只本来就路经甘肃的白琵鹭,也好过它是迷途的,经历千山万水的困难才来到这里的黑脸琵鹭。”
好在小兰受伤的部位是在翅膀展开的最边上,医生说只要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它还是有很大可能重新飞翔的。柴承明满是期盼。
(作者申欢,李帆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孔祥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教师韩亮、张华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