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3日,我们重走西北角的记者第一次来到玉门油田。在玉门油田的油城公园里,有一座孙建初同志的纪念碑。在纪念碑的右侧,有人在那里放着一个鸡蛋。初见纪念碑时,刚刚下过小雨,高大的纪念碑显得比平时更加庄严肃穆,但那个小小的鸡蛋,却对我有更深的触动。
夜晚的孙建初纪念碑 朱国全/摄
人们称孙建初为“中国石油之父”。据资料记载:他带领全体工作人员,仅用半年时间,便查明了老君庙、石油河、干油泉、石油沟、三獗湾、夹皮沟等地区的生油层、储油层和地质状况,要求以老君庙为中心,立即施工钻探。但国民党反动政府腐败,尽管孙建初四处求援,仍一事无成。正当他束手无策之际,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共领导人周恩来从陕北解放区的延安油田抽调钻机和工人,支援玉门油田,孙建初亲自主持了玉门油田第一口油井的钻探工作,从此揭开了开发玉门油田的序幕。
纪念碑下的鸡蛋和香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漠戈壁,长河落日。空山不见鸟,风吹石头跑。孙建初带领石油工人们四处勘察的时候,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
他们穿着随矿家属发扬“缝补厂精神”,将回收的旧工衣洗涤、拼接、缝制而成的制服,颜色深一块、浅一块,布料新一块、旧一块,上面还沾满了泥浆和油污。今天在山峁峁上,明天可就到了沟底底,这个月在荒原,下个月完全可能就到了沙窝,居无定所。如今稀松平常的一个鸡蛋,可是当初荒漠戈壁上的稀罕物,想吃上一次可比打十口矿井还难!
前辈们浴血奋战才有了新中国的石油自足,才有了今天玉门人的幸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的心里始终惦记着这位中国石油的奠基人。
为了解这个鸡蛋的故事,我在油城公园等了很久,希望能幸运地遇见放鸡蛋的人,还特意采访了玉门油田王进喜纪念馆的讲解员向阳。他并不是玉门本地人,在玉门生活也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初次了解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也被深深感动着。据他所说,今年清明节期间,有人在铁人故居的小铁人硅胶人像的碗里放了吃的,还有人把只有过年才做的油饼和麻花偷偷放在了铁人故居场景里的桌子上。向阳说,他们也很想找到这些人,做过很多尝试,但是太难了。
孙建初1952年逝世至今,已然67年过去了,他仍然被人惦记,甚至被人默默祭奠,着实让人心生敬畏。
在1950年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石油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了孙建初同志,对他为中国石油工业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可以说,没有孙建初,就没有玉门油田八十年的光辉历史!而那枚鸡蛋,就是玉门油田人对孙建初同志心怀尊重和敬仰的最好体现。
我不知道那一个鸡蛋是谁所放。也许是一个老人,他从家里拿上刚煮好的热乎乎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拿手帕包好,揣在怀里,一路颤颤巍巍走上半个多小时来到纪念碑前,他无法越过栏杆,只好托人把鸡蛋放在碑侧,再绕碑一周,看一看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孙建初的生平,看到最后“十一月十日不幸中煤毒逝世”时,留下了两行泪水;也许是一个孩子,那个鸡蛋是他的早饭,他偷偷留下来,特意在上学的路上把它送给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肚子顶在围栏上,两脚都离了地,小手拼命地往前够,终于放好了鸡蛋,又注视着纪念碑上孙建初同志的遗像,庄重敬礼。
我不知道这个鸡蛋到底是谁放的,但是它传递的感情,每一个看到的人都感受到了,感恩,铭记。
在玉门油田的这几天,我每一次路过油城公园,都会去纪念碑下再看看那个鸡蛋,都想要遇到放鸡蛋的那个人,我想要听听他的故事,听听这个鸡蛋的故事,但是直到我离开玉门的那一天也没能如愿。我想,他并不愿意被人知道,也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特别,因为这份敬畏和牵挂之情,藏在每一个玉门油田人蓬勃跳动的心中。
(作者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朱国全 陈越;指导老师韩亮、张华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