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战旗村 蹚出特色“振兴”路

日期: 2019-11-04 19:00:42 点击:
 

    7月14日上午10点,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大戏台上空空荡荡,旁边的盖碗茶店倒是热闹得多。店门口摆好了桌椅,十几人正围坐在一起,正在讲话的就是村主任杨勇,他又在“开会”了。

 
这次参会的村民有些特殊,他们不是战旗村人,而是从龙泉驿赶来向战旗村学习交流经验的外地人。自从战旗村“火”了之后,来参观考察的团队络绎不绝,最多的时候,村里一天要接待50个。就是这样一个作为乡村振兴的典范,总书记曾亲自考察、上过央视,甚至名扬海外的战旗村,在杨勇眼里,和中国百分之七十的村庄没什么区别:“我们村就是一个最普通的村。”
图片1.png
杨勇正在开会 关郁凡/摄
 
“三无”战旗村的发展路
2018年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正在为过新年忙碌着的战旗村民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就是这一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唐昌街道战旗村,他在战旗村五十多分钟的考察过程中,与村民亲切交谈互动,除了带走一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唐昌老布鞋之外,还给战旗村留下了嘱托:“战旗飘飘,名副其实,要继续把乡村振兴这件事做好,走在前头,起好示范,让村民收入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座横山脚下,柏条河畔,占地面积2.06平方公里,只有1700多人的小村庄,因为这名特殊的客人,一下子“火”了起来。2018年,从全国各地到战旗村参观考察的团队和游客达到65万人次,2019年上半年刚过,这一数字就已达到50万人次,原本平静的战旗村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图片2.png
总书记在战旗村(图源新华网 鞠鹏/摄)
 
我们村是个纯农业村,没有得天独厚的地下资源,没有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没有得天独厚的悠久历史。”生于战旗长于战旗的杨勇掰着指头介绍着村子的情况,在没有进行资源开发和乡村改造之前,战旗村和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村一样,种地卖粮是村民唯一的经济收入来源。
 
1950年初,那时候的战旗村还叫做集凤村,1965年,集凤村成为金星大队11-17生产队成立的新大队,但村上也只有三间猪棚、一个木制文件柜、3把圈椅外加700元的债务。因为在兴修水利、农田改造中表现突出,大队多次当选先进,成为了一面战斗旗帜,就改名为战旗大队,战旗村一名也由此而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战旗村发展的车轮紧紧地碾着当年追求先进的理念而前进。各方面条件并不得天独厚的战旗村一心想谋发展,又怕走错路,一代又一代的领导班子只能抱着让村民们富裕的心,牢牢地跟着政策走。从参观学习大寨后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们修建新村到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大力发展经济,创办豆瓣厂、酒厂等集体企业,再到大学生进农家,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一直到发展战旗乡村旅游,建设“乡村十八坊”,战旗村抓住了每一个发展机遇,进入了乡村发展的第一梯队。
 
一个村发展得好要靠传承。既要会管理村庄,融洽老百姓的关系,处理好老百姓生活琐事,还要带领大家走富裕道路。”杨勇说,战旗村的领导班子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八届了,而在杨勇看来,战旗村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之前领导班子一脉相承的发展理念和潜移默化中达成的战旗共识。
 
就是这样一个“无资源、无环境、无历史”的“三无”战旗村,从当年的先进大队已经变为了如今的模范乡村,“战旗”一飘就是54年。
 
学经验更要学思路
战旗飘飘的背后有一群挥动旗杆的战旗人,而他们,是推动战旗发展的领头羊。“作为领头羊的基层管理团队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思想不够开放”杨勇总结道,“所以战旗村首先就在基层管理团队的培训上下了大功夫。”从此之后,现代企业经营及管理就成了战旗村基层管理团队的一门“必修课”,用管理企业的思维来管理一个村子,战旗探索出了一条经验路。
 
在战旗村,不仅仅管理团队需要接受培训,参与到乡村旅游环节过程的所有村民也都需要接受培训才能“结业上岗”。而针对村民的培训则被分成三类,即:从事商业买卖需要接受商家培训;参与商业活动的需要接受服务培训;缺乏致富方法的需要接受技能培训。在战旗,精准分类和系统管理,代替了以往粗放式的乡村管理方式,新的管理方式激发了村子的活力。
 
“我们的村子现在是国家AAAA级景区,必须要用现代的理念来管理和运营”杨勇用手指着不远处的乡村振兴研究院说道。目前的战旗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对外营销管理、老百姓的行为态度管理一整个完备的管理系统。
图片3.png
杨勇在介绍村里的情况 康雪嫣/摄
 
除了引入先进的经验,战旗也在不断输出。战旗村研学基地自2019年3月正式开放到今天为止,已经接待了一万多名学生。“我们也在摸索”杨勇喝了一口茶,“我们首先弄清楚了研学是什么,研学要做什么。”理清思路之后的战旗村,就着手建立导师团队、编写教材、设立实训点位,最终形成了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的27个实践课程和7个研学项目。
 
杨勇坦言:“研学从大方面来看,属于半公益的事情。”而战旗村之所以要做这件事,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到农村来,认识新农村,了解新农村,热爱新农村,最终是能够从这些学子中培养一批新农人。”面临全国普遍存在的农村和农业问题,战旗村也想要做点什么,而基于乡村旅游下的研学项目就成为战旗村的第一选择。
 
关于农业和农村问题,杨勇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眼中“新农村就是城乡无差别,城市向往的农村。新农人就是农民与大城市工作、创业、收入无区别,受人尊敬,有技术,有自豪感,能够为大家带来健康,带来好的食品,带来好的环境。”而战旗村也在努力朝着杨勇所说的方向不断前进,“产业振兴方面,战旗村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打造,第一个是乡村旅游,第二个是教育培训,第三个是战旗品牌的对外运营。”杨勇笑着说,“乡村发展方面,我们在做两个事情,一个是村里面的人返回来,另外一个就是城里面的人住过来。农村要发展,大城市是最好的依靠。”
 
面对未来,战旗村似乎并不迷茫,在“领、创、改、治、富、美、育、文”乡村振兴“八字诀”的指导下,战旗村的发展并不追求“短平快”,而是更加注重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满足。
 
还未居安,仍要思危
来学习的人越多,村子的压力也就越大“乡村旅游现在这么多,我们的危机意识很强。”杨勇说,好不容易探索出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却又要再次卷入乡村发展的大浪潮中“乡村旅游全国都在搞,现在存在的一个症状就是同质性太强了,所以每个区域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创新。”已经走在乡村振兴前列的战旗村就像杨勇一样,步履匆匆,不敢停下前进的脚步,既要走得快又要走得稳。
 
在很多人看来,战旗村的一路走来都是顺顺利利的,路子对,方向准,定位好,但这路上的磕磕绊绊和发展到现在的迷茫都是乡村振兴路上需要迈过的“坎儿”。
 
“乡村十八坊”所在的位置过去是战旗村的养殖场,经战旗村自己策划、包装、打造,现在已经成为了特色景点,是战旗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一部分。这样一个具有川西民居特色,为村民们带来收益的项目,未建成之前,在部分村民眼里,就是村主任嘴里“空话”,因此很多村民不支持也不参与十八坊等振兴项目的建设,面对这样的困境,杨勇也有着自己的解决办法:“最后支部两委统一思想,要做这个事情就必须做,就给村民们做工作,先给思想开阔的人做,再让他们带动其他人,十八坊的招商就一点一点发展起来了。”
 
十八坊内的商铺里,吆喝叫卖,递货收款的多是战旗村本地的中老年人,年轻人并不多见。
 
在十八坊的一角,不足百坪的场地上,一个挨着一个地摆满了酱油缸,一名穿着围裙带着帽子和口罩的妇女,正在给游客打酱油,封口之前再放上几瓣蒜。酱油缸的旁边就是售卖酱油、豆瓣酱的酱园坊。酱园坊的老板刘畅就是一名大学生,打酱油的正是他的丈母娘。原本是酱油厂工人的丈母娘现在就和做了几十年酱油豆瓣的亲戚一起在酱园坊的后厂做酱油,刘畅则在前面的店铺主要做销售“我本来是学建筑的,在工地上工作,回来就是为了传承酱油制造的技艺”,在外开拓了眼界的刘畅回来不仅要传承技艺,还为酱油的新销路做起了打算:“传统技法制作的酱油不好保存,制作周期也比较长,在网上售卖起来比较困难,来这儿买酱油的顾客可以加我的微信,线上联系好了我再给他们邮过去。”像刘畅这样肯学习,有想法的年轻人,恰恰也是战旗村最缺乏的。
 图片4.png
刘畅的丈母娘正在打酱油 康雪嫣/摄
 
战旗村每年都会考出几个大学生,却很少有回来的。缺乏人才的战旗村就主动和高校联系,从2006年开始,展开了“大学生进农家的活动”,13年来,每年都会有来自高校的学生到战旗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年年不落。他们起先是住在老乡家,和老乡们同吃同住,后来,村里条件好了,学生们有了专门的住宿地点。杨主任正说着,不远处统一穿着绿色上衣,举着小旗的一群人走到了大戏台旁,他们是来自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这一小组是负责做生态宣传,宣传生态振兴的。看着正在忙碌的学生们,杨勇欣慰的眼神掩不住淡淡的失落:“学生回到乡村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待遇、住宿、吃饭、小孩上学都要解决,这也是我们目前人才引进面临的一些难题。”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限制了村里的人才引进,“现在的人才回流情况还是不理想,观望的比较多,基础配套做起来之后,就会让很多人真正看到是有希望了。”杨勇说。
 
为了把十八坊做起来,利用有限的资源把村子振兴起来,战旗村一边发动村民,一边挖掘人才,十八坊内的铺面不多,能人巧匠却也不少。
 
总书记购买了布鞋的唐昌布鞋坊,一进十八坊的大门就可以看到。将布鞋递给总书记的赖淑芳是唐昌布鞋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已过花甲之年的她依旧在布鞋坊后的工厂里忙碌着,前店后厂的经验模式将传承了700多年的制鞋工艺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布鞋坊的不远处就是卖竹编、草编、棕编的三编坊,老板娘摇着竹编的扇子,坐在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铺面上摆满了草鞋、竹扇子、竹簸箕、小竹背篓、棕编帽子等三编制品,这里面有一部分是老板娘李天清自己亲手做的。出生于棕编世家的李天清从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棕编,先是帮大人们打理棕叶,等到了五六岁的年纪就开始编一些简单的玩意,做了几乎六十年棕编的李天清现在也有着自己的合作社。谁能想到坐在这不足十坪铺面内,被一堆竹制品包围的老板娘竟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棕编的传承人呢。“战旗村18年被评为全国研学基地,那些娃娃要来,要学棕编,我就教人家,我带他们了解认识最后体验,就把棕编传播出去了。”李天清介绍道。现在,李天清的合作社由丈夫打理,自己则在十八坊开着小铺子,偶尔教来参观考察的人做一做棕编。
图片5.png
在三编坊招呼客人的李天清
十八坊是战旗村的旅游景点也是村民们上班的地方,临近下午五点,十八坊内的“景民”就准备下班回归“村民”,杨勇又去接待来自南开大学的调研团队了。这个出了名的小村庄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缓缓行进着,面对过去的荣誉和未来的发展道路,杨勇坚定地说:“战旗村要保住乡村的本底,要留下淳朴的农民。”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关郁凡 孙茂宁 康雪嫣;指导教师魏占兴、郭翠玲、王臻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通知公告
  1. ·“三无”战旗村 蹚出特色“振兴”路
  2. ·光亮无声,所以步履不停——参观范长江故居
  3. ·杨彪:一位80后装裱师的匠心传承与坚守
  4. ·谢阶葵:独居闹巷烟杆长
  5. ·洞经一乐一雅士 ——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洞经古
  6. ·富乐街267号的22口瓦缸
  7. ·柏龙村的电商脱贫生意经
  8. ·在震后11年:回归平淡的老北川人
  9. ·小学校,大变化
  10. ·李树花:一位勤劳与坚毅的养蜂人
Copyright © 2009 - 2019 ldxw.org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本部思雨楼 邮编: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