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从摊上抓了一把茶叶,装进一个塑料袋里,拧紧,追了上来,往我们兜里塞,“快拿着,拿着!”
她是2008年“5·12”亲历者,是千万个老北川人中很普通的一个。
2008年5月12日,一场浩劫改变了包括王英在内的上万老北川人的命运。此后的日夜,他们在隐约的微光和不放弃的关怀里,一点一点度过自己的时光,那是他们所经历时代的真实轮廓。
11年来,老北川人渐渐走出灾难漩涡,继续平淡的生活,只是偶尔忆起往事时,眼眶还是会泛红。
“修了房子,给女儿买了车,要还贷款,做了这么多,被地震震完了,她人也没有了,还欠了很多的账。”王英回忆说。
他们挣扎沉浮,却坚若磐石。
“我5天收了1000多(块钱),看,1371块,还是可以吧?我包包里还有,哈哈哈。”王英笑着,掏出手机打开她的微信账单。王英和丈夫在距离北川老县城遗址5公里左右的曲山镇经营着一个小摊,卖些桃子、李子、茶叶和自制的豆腐干。
王英家的摊铺 赵为德/摄
曲山镇曾是北川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震之后,该镇向南迁徙2.5公里,改驻任家坪村。现在的曲山镇,人烟寥寥,只是近年随着地震遗址的对外开放,多了些参观的游人。这些游人成了当地摊贩的主要收入来源。
王英今年53岁,跟丈夫一起生活,住在震后修建的安置房里。丈夫的左手因为地震时留下来的创伤,已经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儿子三个月前刚结婚,目前跟儿媳妇在北川县永安镇做养殖生意。王英说,儿媳妇非常孝顺,“我都不忍心她劳动,不忍心她给我们干活,才结婚三个月,她就给我买了4套衣服了。”
安置房 赵为德/摄
而王英提及最多的,却是她的干儿子。
他们此前并不认识,在后来的朝夕相处中,渐渐熟络起来。王英的干儿子是当时参与抗震救灾的武警,地震期间被派到北川执行任务。“那时候他给我洗衣服,梳头,做饭吃,武警娃娃还主动赞助帮扶我们,我们本来是没有赞助的。”震后的生活,王英历历在目。由于地震时受伤严重,在最初的一个月里,王英生活不能自理,干儿子便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他早上给我们摆摊,晚上给我们收摊。”王英回忆,自己身体恢复后,开始摆摊做生意,干儿子一有空闲便过来给她帮忙。
“我自己的儿子还没有这么孝顺我。”王英笑着说。
11年,王英早已走出灾后的困境,她和丈夫经营的小摊,虽然收入不多,却也足够维持生计。
王英 赵为德/摄
“想挣钱的时候,(凌晨)两点多就起来,骑着三轮车到旁边的擂鼓镇占摊位,然后就睡在三轮车旁。”王英说,擂鼓镇逢场(按照当地约定赶集的日子)的时候,自己很早就会起来,装上一些蔬菜、水果,推着三轮车在集市上卖。有时候也会去绵阳,绵阳的竹笋少,在那边比较好卖,等到菜市场人少了王英才坐车回家。
习惯了在外面摆摊的生活,王英有时干脆不回去。“这里(曲山镇)有个竹棚,有时候我一个人也不想回家,就在这里昏昏沉沉睡一夜。洗脸的话,包包里有个小梳子,在公共厕所里浇点冷水就洗了。”这是王英的生活常态,她坦言,这样的生活使她很充实。
11年过去了,王英的身体还是会有些不适。“天气不好的时候,身上会痛,眼睛有点模糊,看不见。”王英说,地震留下来的后遗症不时发作,下雨天头昏,关节也痛。但是她并不抱怨,却很满足,“很多人都没遇到帮扶,我还是命好。”
曲山镇 赵为德/摄
北川,一个曾被废墟埋葬的县城,多年以后以另一种面貌示人。那片土地曾经灿烂,忽而沉寂,后来涅槃;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儿,曾经幸福,忽而离别,后来新生。如王英一样的老北川人在一场地震的升沉起伏后渐趋平淡,灾难的轴轮碾下的车辙,成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地标,铭心刻骨。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赵为德 李金玥 胡美娅;指导教师魏占兴、王臻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