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故事伴我行走陇南

日期: 2019-11-02 21:43:46 点击:
 

    武都,陇南市的唯一市辖区,曾经叫武都县。我们一行人下了火车后,面朝一纵山背靠一纵山,整个城市在河谷中东西延展开来,城市的中心有一个大转盘,也叫盘旋路,看到这些就觉得先有了几分亲近,因为陇南和兰州颇有几分相似,两山夹一沟,一条白龙江在山间蜿蜒行走最终注入长江水系

图片1.png
俯瞰武都城区,两山夹一沟,白龙江在山脚下徐徐前行
 
新闻历史中的武都
打开地图搜索着城市的地标的时候,一个地名赫然跳入到眼前,“5·12”地震主题纪念公园。这样的一个地名提醒着我,距离那场灾难已经过去11年了,这里也曾经是灾区,尽管它没有被置于新闻事件的中心。
 
陇南并不是第一次遭受这么大的地震,因为地处横断山地震带上,地震一直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今天我要说的是一起被晚清报纸记录下来的地震,可能也是陇南最早被新闻报道的地震。1879年7月1日(农历五月十二),甘肃武都、文县一带发生8级大地震。
 
当时的地震的情形是这样的,甘肃周边的三十几个地区同时感受到强烈的震感,地震之后的余震持续了十三天,大量民宅、公共建筑倒塌。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达2000里,甚至连当时主政甘肃的左宗棠都上书朝廷汇报灾情。
 
之所以能清楚的知道这些情况是因为当时《申报》和《字林西报》报道了这次地震。学过新闻史的人一定不会对这两份报纸陌生,它们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的影响都不可忽略。
 
但即便是《申报》这样的大报也没有能及时报道这次地震。直到八月初三的《申报》才有报道:“甘肃至关陇一带,三十余厅州县,同时大震,自五月初十至二十二凡十三日始定。期间伤人口、伤牲畜、坏城郭苑囿,屺衙署民宅不可胜纪。”八月初九的《申报》报道:“东至西安以东,南过成都以南,纵横近2000里。”从地震发生到新闻报道几乎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时间,而今天一个事件发生了,立马就出现微博热搜上,信息传递的速度的变化让人感慨。
 
 
探访花椒村
一进村子就伴随一股麻香飘过来。这是我到花椒村的第一感受,未见其椒,便闻其味。花椒村在陇南市马街镇,真名并不是花椒村,只是这里的花椒种植成片,种植的花椒远近闻名。这里的花椒田从山脚像台阶一样一级一级爬到了山顶。当我们坐着车盘山而上的时候,花椒树也就渐渐显现在眼前。
 
如今本是花椒收获的季节,但不巧的是今年雨水来的早,花椒光照少,所以收获期推迟了,大批收花椒的场面还要等上几天。但在远方打工的人已经陆陆续续回来,准备着几天后开始采摘自家地里的花椒了,一年只需要花费上半个月的时间,就有丰厚的收入,没有人会不愿意的。我们运气尚不错,竟碰到了一户在地里已经提前收获花椒的大伯。交谈之余,他的手一直吸引着我的目光,因为别人都带着手套而他是光着手,上面布满了一道道裂纹,有的指头尖都黑了,老人说这是长期采花椒,花椒的汁液已经把指头染到无法洗掉了。
 
武都的花椒虽然是最近几年才火起来,但这种植花椒的历史却已经有千年之久的。和西域来的大多数调料不一样,花椒可是本土培育的香料。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诗•周颂•载芟》就记载了周朝庆祝丰收时说:“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而武都的花椒更是早在北魏就被点赞了。一代医药大佬贾思勰还亲自为武都花椒站台,他在自己的百科《齐民要术》这么说,“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甚至还细心地介绍了如何正确食用花椒呢。
 
在明朝之前,美洲的辣椒还没有进入中国的时候,花椒绝对是制霸美食界的“一哥”。被广泛使用在饮食中我们就不说了,许多名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各种各样跟花椒有关的美食,花椒无可撼动地位更体现在祭祀和医药中。之前已经说过周朝祭祀中对花椒的描述,再举一例,屈原在《九歌•东皇太一》中写道:“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这里的椒浆就是椒酒,专门用来祭祀和孝敬长辈的。医药的作用那就更明显了,直到今日都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前不久,我牙痛的死去活来,母亲就告诉我一个方子,取大蒜、花椒和盐巴兑上热水。坚持几日口含,牙痛果真渐渐消退了。
图片2.png
椒农收获花椒
 
油橄榄入中土记
武都除了花椒是一宝,油橄榄也是一宝。或许你会说油橄榄有什么稀奇的,不就比橄榄多一个“油”字吗。橄榄可是遍布中国大江南北,谁没有吃过。可你还真别小看武都油橄榄,这里可是全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大面积种植此物的地方。但和花椒相反,油橄榄种植历史并不长久,这一切要从1963 年冬至1964 年春周总理出访阿尔巴尼亚说起。
 
油橄榄或许大家很陌生,因为它并不是中国原产的植物,但它身上有一样东西保证大多数人都见过,就是橄榄枝,奥运会的上胜利的象征。奥运会起源于古代希腊,而油橄榄正是希腊等地中海诸国的特产,他们食用油橄榄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时代。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城市的道路两旁种满了油橄榄树,橄榄枝条朝天深出又长又细的触手,人们手上拿着橄榄枝条编织的花环,等待着给冠军送上花冠。
 
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丝绸之路,油橄榄也曾到达过中土世界。在唐朝油橄榄就被波斯商人带入中国,我们最早称油橄榄为齐暾果。唐人所写《酉阳杂俎》中说:“齐暾树,出波斯国(今伊朗),亦出拂林国(今意大利),西域人压为油,以煮饼果。”然而油橄榄在漫长的时间里始终没能走进国人的餐桌,只被小范围的种植过。
 
橄榄油的极佳的保健功效就不必在此赘述了,随着今日大家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追求越来越高,国人都逐渐认识到这种油的优点。然而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在六十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到这个问题,甚至设计了油橄榄大规模引进计划,不得不让人佩服。1959年,农学家邹秉文先生根据自己考察将这种外国果树定名为油橄榄。同时他还向国家提出了“建议中国引种油橄榄”的提案,开始了中国引种油橄榄的艰辛历程。
 
在周总理1964年访问阿尔巴尼亚期间,阿尔巴尼亚向我国赠送了5个品种共10680株油橄榄树苗,中国开始在各地试种油橄榄,然而在这时陇南并不在试点范围之中。然而作为一种外来的植物想要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家并不容易,大多数试点都失败了。然而现实就是那么喜欢开玩笑,陇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1975年申请了一个项目,请求引进油橄榄种植,至此油橄榄才到达了它在中国最适合的家。试种几年后专家进行了评估,发现生长在陇南的油橄榄不仅能安全成活,而且能够开花结果,并达到国际丰产标准,其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含油率等指标均为国内第一。联合国粮农组织植物资源司的专家认为:“油橄榄在中国引种成功,是世界引种科学上的一大成就,它是将在一种气候条件下塑造的物种引种到另一个不同的气候区的成功范例!”
 
随着近年来国人对橄榄油的认识深入,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提升,国产橄榄油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据我查到的数据,2014年底,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30万亩,12万农民参与油橄榄种植,橄榄油产量达到2000吨,占全国的90%,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图片3.png
重走西北角师生采访油橄榄企业后在油橄榄古树下合影
 
走过历史的道路
陇南所处的位置正是在古代秦巴文化交叉之地,我很好奇这种混合文化如何塑造了这个陇原大地。走在陇南的街头就能明显看出陇南混合了陕西、甘肃和四川的地域文化,如果你对此有所怀疑的话只需要走进一家路边的小吃店就有所察觉。街头随处可见的是米皮面皮小吃店,米皮就似凉皮一般,只是所用是米食,而兰州牛肉面则被远远甩开,失去了在兰州的风光。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家店的招牌上同时标着麻辣烫、肉夹馍、米皮、面皮四样东西。另外悄悄告诉你,以后去陇南千万不要被挂着川菜馆的招牌欺骗了,其实大厨并不是四川人,而是就近到四川学过川菜。一次吃饭的时候一位朋友对我说,陇南是“面学陕西,菜学四川”。
 
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当下,在历史故事中的那些道路也在诉说着他们和陕西、四川那些纠缠不清的故事。我们离开武都后的下一站是前往宕昌,这里科普一下当地人在地名中“宕”读tan(四声)。就在我们一行人坐着大巴从武都沿着弯弯曲曲的河谷中的国道前往宕昌的路上,我纠结着怎么读对下一个目的地的读音的时候,一面的山崖边时隐时现出现了一段栈道。这条栈道年久失修,有的从中间就消失了一段,有的像枯树枝一般插到了河水中。再往前走,路上出现了一个路牌“官亭镇”,我对搭档说这个地名取得好,有诗意有历史感,这时脑中是古诗中朋友们喝完离别酒跨上马告辞的场景。至此我还没有发现我们已经走在一条古道上。当我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是一块棕色的旅游路牌上写着“前方1KM,邓邓桥”,于是我集中注意力不要错过这座古迹,没多会一座木质古桥就出现在眼前,一只桥臂连着的是悬崖峭壁上的栈道,一只桥臂搭在我们行驶的公路上,下方是岷江,又名宕昌河,乃白龙江支流,可不是四川那条岷江。直到见到这座桥我方才醒悟,我们这不是正走在上三国故道上吗。
 
对,我的感觉没错,在我们眼前这条路就是三国时期大放光彩的阴平道的一段。而刚才看到的邓邓桥就是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邓艾和其子修建的,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对父子修建了这座桥,用“邓邓”二字命名。
 
阴平道的历史却不只到三国时期,早在先秦时期羌氐先民就通过这条道路在西北与西南地区之间迁徙。然而到了汉末阴平道才开始在历史舞台上发光发彩。蜀汉政权早期诸葛亮就曾借道平定过陇右地区,然而阴平道最出名的一次还是要数邓艾取道伐蜀的故事。这条道从甘肃进入四川的阴平古道,以甘肃天水为起点,经甘肃礼县、宕昌、武都至文县,从文县分两路,一路从文县循白龙江至碧口入川,进入青川县境而后至平武;一路是从文县东南经丹堡、刘家坪翻越摩天岭入川直达平武。然后阴平道与金牛道合二为一,直通成都。
 
这个故事其实应该还有一个开头,早在曹魏伐蜀计划之前,姜维就告诫过刘禅加强对阴平道的防守,防止魏军南下,可惜阿斗并未采纳。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钟会和邓艾领兵伐蜀,钟会和姜维在剑阁对垒,久攻不下。邓艾决定走一招险棋,率领数千精兵绕开剑阁,从阴平道偷偷绕到姜维后方,直取成都。《三国志》中是这样描述的 “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假如蜀主听了姜维的建议,派驻小股部队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歼灭邓艾,然而历史是没有假设的。此后的魏晋南北朝阴平道一直活跃在战争史上。到了隋唐时期,《唐六典》将阴平道的石门关列为二十六要关之一。唐末五代阴平道的经济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它自开辟以来就是西南、西北地区茶马古道的重要支线。陇右地区古代乃羌氐游牧民族的聚居区,盛产良马与牛羊,缺少茶业、粮食、盐等生活必需品,所以他们通过阴平道和四川天府之国进行茶马互市。这种茶马贸易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这里有的城市还成立了专门交易的场所。阶州,如今的武都区,就曾因为好马在宋朝火了一把。史载:“川、秦马司互市之地,惟西和、阶州并是西马,比诸州为最上”。
 
明清时期战争减少,入川通道畅通,阴平道从历史中隐去。阴平道经历的最后一场战争是解放大西南战争。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的残余部队收缩到四川,企图依靠胡宗南部以四川为基地收复失地。当时国民党判断:在取得兰州后,必然利用这支部队挥戈南下,采取邓艾伐蜀度阴平、出碧口直取成都的战略部署。所以将西南防御重点转移到川西北地区,企图阻止解放军南下。然而他们没料到,共产党对解放大西南却采取了川东南进军、关门打狗的军事策略。一路刘邓大军取贵阳、涪陵、重庆后,分精锐西进宜宾、乐山,围堵敌人退路;另一路由贺龙率部取金牛道直逼成都;另一路解放军由武都、文县、碧口南循阴平道经青川、江油趋绵竹,进而合围成都。
 
回来以后再读《西北角》的时候,发现范长江先生也走过这里。他在《中国的西北角》中对邓邓桥和古栈道这样写到:“我们从大道到了两河口。转北沿河西岸行,对岸即为岷县至武都大道,为邓艾入川时所经之路。两岸道路,虽皆名为‘大道’,然皆在极不牢固之脆片岩壁上,凿道而行。遇雨后,路即多被冲去,又须重修。自西岸看东岸,因不能见路面,但见路线起伏,上无坚壁,下有松岩,危殆之状,不敢正视。岷河两岸,绝岸甚多,开路不易,乃以栈道继之。每段长数丈至十数丈不等。其建造方法,系于绝石壁上凿上下两排洞孔,每孔相去一二尺左右,每排相间三五尺不等。各孔皆以长短相若之木条插入,然后再于下排木条上立支柱,以接上排木条,使不下坠,上排再铺以木板,板上再铺以泥沙石块,栈道遂告成功。初行此道者,无不有惧戒之心。”如今修建了国道,道路已不似当年那么凶险了。
 
阴平道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战略价值再怎么说也说不完。然而阴平道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就在我们车行走的国道旁,正在修建一条新高速公路,这条路时而与我们平行,时而架桥跨过汹涌的宕昌河,就在邓邓桥前方不远处,这条高速从上方的隧道中穿出来。这条高速连接着兰州、陇南、九寨沟乃至重庆,据报道这条高速预计今年年底就能开通。
图片4.png
(左)在大巴上我们看到的邓邓桥(右)邓邓桥的全貌,来源于网络
 
宕昌古国空悠悠
从宕昌县城前往哈达铺的路上有一座烽火台,上面写着宕昌古国遗址,向世人幽幽的诉说着一个羌人王朝曾在这里存在过。如果这里需要一首配乐的话,一定是“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羌笛演奏的。
 
先说一说羌人吧,你看“羌”字像不像一个羊头?其实在甲骨文字形中,羌字就已经出现,羌人也多以羊为自己的图腾。羌人是华夏大地上最早的先民之一,曾经参与过武王伐纣的联军。秦国时期的义渠国是羌人、西夏党项人是羌人的分支。今天许多民族的都是羌人演变而来,羌族我们就不说了,我的家乡云南的彝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祖先也是南下的羌人的后裔,乃至外国也有羌人后裔,缅甸的缅族、克钦族都是。羌人的民族演变史就是一部缩小版的人类文明迁徙图,关于这个宏大的话题我们先按下不表,说回宕昌古国这个小小国家的一段兴亡史。
 
宕昌的羌人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扎根于此,原因就像武陵人一样,为了躲避秦国的暴政。从秦到南北朝期间一直是部落政治,直到一位叫梁勤的首领出现,率领大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都城就定在宕昌。虽然是一个在南北朝政权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但也有自己的影响力,当时的地理科普作家郦道元就描述过宕昌城的位置,他在《水经注》中称“羌水东南流经宕昌城东”,这也成为现代考古发掘古城遗址的依据。夹缝中求生存是十分不容易的,宕昌国除了要讨好北魏,也不敢得罪南朝。好在宕昌自古就有宝贝,出产上好的中药材,尤其是当归,所以宕昌国一直搞“中药外交”,与南北朝及吐谷浑、仇池国保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然而这样的外交策略也不是随时都有效,到了北周时期,得罪了北周的皇帝,大王一发怒,就发兵灭了宕昌,至此宕昌国祚终,享九世历时259年。但“宕昌”这个地名却保存了下来,千百年来把自己故事浓缩在这两个字中。石洞和地穴房屋谓之“宕”,故有“开宕而居”的说法;“昌”是指昌姓部落,昌姓羌人是当地崇拜太阳神的一个大族。 
图片5.png
标注了宕昌古国遗址的烽火台
 
哈达铺的《大公报》
在许多人眼中哈达铺只是一个红色景点,但学过新闻史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这里发生的一段跟新闻有关的故事。一张报纸带来红军的希望,听起来多么像一个故事,但这确实真实发生的事情。
 
1935年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红军在哈达铺得到了修整和补给,还开辟了地方红色苏维埃政权,但还有一个最重大的问题没有解决,红军要向哪里去?当时红军面临着后有追兵,内部有分裂,长征的目的地始终有点不明确。但天无绝人之路,在占领哈达铺的时候从当地邮政代办所缴获了一批近期的报纸,主要有天津《大公报》、《晋阳日报》、《国民日报》等。其中一份八月的和一份九月的《大公报》上登载了几则消息,说陕北有红军活动。毛主席看完后说:“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所以这之后才有了到陕北去的战略决策。
图片6.png
哈达铺红军纪念馆提供《大公报》原件
 
 
《七律 长征》的一段往事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的这首《七律 长征》应该是红军长征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之一了吧,从小学大家就能流利的背诵,然而这次我们从岷县一中历史教师贺老师那了解到这首诗创作的一段往事。
 
岷县因为境内有岷山而得名,县城中有自西向东而来的洮河和由南向北的迭藏交汇,所以此地在秦朝乃临洮是也。因为地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界地带,这里自古就混居着汉、藏、回、羌、氐族人。在民国的时候,哈达铺还属于岷县管辖。1935年红军当时刚翻越了雪山、草地到达了岷县周边。当时的岷县盘踞着国民党势力的军阀,红军几次强攻都没有攻下岷县,于是毛主席等人就落脚在了岷县城外四十里的麻子川乡一个叫旋窝村的地方。八十多年前,旋窝村还是一个60多户人家的回汉杂居村。1935年9月17日,红军到达旋窝村,村中的丁正邦阿訇组织沙子责、沙月德、牛建基、牛吾个、韩启明等接待。宰杀了5只羊做羊肉汤,烙大饼、锅盔,动员全村为红军安排吃住,解决了红军的吃饭问题。当时的一份红军电报中说,“此地物质丰富,民众回汉各半,十分热烈的拥护红军,三个半月来脱离群众的痛苦现在改变了。”
 
毛主席住进了一位叫韩启明的老乡家里,就是在他家的茅屋中写下了在长征途中得到启发的《七律 长征》。但当时并没有马上发表,发表还要等到红军到了通渭以后。在通渭召开了著名的榜罗会议,会议彻底明确了红军长征的目的地是到陕北去,到抗战的前线去,任何反革命都不能阻止红军抗日。之后在县城的文庙小学举行的晚会上,也许是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心情变得愉悦,毛主席才首次公开朗诵了自己的《七律 长征》。
 
故事讲完之后贺老师表达出一阵惋惜,当年红军虽然在岷县周边长期活动,但没有进入县城,也没有出过像哈达铺的重大决议或者会议,周边的许多红色景点的名气都只限于当地,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周葛霖柑
指导老师:冯燕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参考:
“宕昌古国空悠悠”一节
悠泉,“宕昌纪行”,《中国地名》2018年03期
杨海帆,宕昌羌人历史轨迹,《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3月
“走过历史的道路”一节
李龙,阴平道交通兴衰的历史脉络,《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4月
 
通知公告
  1. ·七个故事伴我行走陇南
  2. ·一路追花——“甜蜜”事业背后的酸甜苦辣
  3. ·就砚旋研墨,再书栗玉情——访武都栗玉砚非遗传
  4. ·木雕行的“济公”:匠心守初心
  5. ·电商撬动发展杠杆——哈达铺镇的扶贫之路
  6. ·油橄榄,陇南人的金疙瘩
  7. ·山海共情,爱“心”天使在路上
  8. ·心灵手巧,红心向善——访宕昌县妇幼保健院院长
  9. ·陶,乃大器也——非遗传承人李力强的陶艺人生
  10. ·从清晨到日暮:摘椒人的一天
图片新闻
  1. ·七个故事伴我行走陇南
  2. ·一路追花——“甜蜜”事业背后的酸甜苦辣
  3. ·就砚旋研墨,再书栗玉情——访武都栗玉砚非遗传
  4. ·木雕行的“济公”:匠心守初心
  5. ·电商撬动发展杠杆——哈达铺镇的扶贫之路
  6. ·油橄榄,陇南人的金疙瘩
  7. ·山海共情,爱“心”天使在路上
  8. ·心灵手巧,红心向善——访宕昌县妇幼保健院院长
  9. ·陶,乃大器也——非遗传承人李力强的陶艺人生
  10. ·从清晨到日暮:摘椒人的一天
推荐内容
  1. ·七个故事伴我行走陇南
  2. ·一路追花——“甜蜜”事业背后的酸甜苦辣
  3. ·就砚旋研墨,再书栗玉情——访武都栗玉砚非遗传
  4. ·木雕行的“济公”:匠心守初心
  5. ·电商撬动发展杠杆——哈达铺镇的扶贫之路
  6. ·油橄榄,陇南人的金疙瘩
  7. ·山海共情,爱“心”天使在路上
  8. ·心灵手巧,红心向善——访宕昌县妇幼保健院院长
  9. ·陶,乃大器也——非遗传承人李力强的陶艺人生
  10. ·从清晨到日暮:摘椒人的一天
最近更新
  1. ·七个故事伴我行走陇南
  2. ·一路追花——“甜蜜”事业背后的酸甜苦辣
  3. ·就砚旋研墨,再书栗玉情——访武都栗玉砚非遗传
  4. ·木雕行的“济公”:匠心守初心
  5. ·电商撬动发展杠杆——哈达铺镇的扶贫之路
  6. ·油橄榄,陇南人的金疙瘩
  7. ·山海共情,爱“心”天使在路上
  8. ·心灵手巧,红心向善——访宕昌县妇幼保健院院长
  9. ·陶,乃大器也——非遗传承人李力强的陶艺人生
  10. ·从清晨到日暮:摘椒人的一天
Copyright © 2009 - 2019 ldxw.org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本部思雨楼 邮编: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