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桑科草原,就像一位清朗的女子,自在而静默。洁白的云朵从天边升起,绵延不绝的草坡上面,缤纷的花儿随风摇曳。在去往牧场的路上,我们的心悬而未决。我不敢整理巴桑的故事,也不敢猜想巴桑的生活,我不知道那个去年负债累累几近破产的巴桑大叔,会是怎样的凄苦?是否可以衣食温饱地生活?
破产的巴桑 魏开心/摄
一走进牧场,一个高大的藏族汉子就放下手里的马缰,疾步朝我们走了过来。取下那顶藏帽,熟悉的面庞映入眼帘。还是一样的笑容,还是一样的眼眸。巴桑憨厚地笑着,有些局促,眼中闪着光亮。伸出的双手粗糙而温热,额头上的沟壑纵横,去年的那件发白的外套依然穿在身上,见证了草原的烈日,也见证了生活的挣扎。
巴桑热情地邀请我们进门,上炕,妻子达老就跟在他的身后,提着铝壶走了进来,倒完奶茶后就端着盛满白糖、酥油和曲拉的木头匣子放在炕上沿上。达老只是羞怯地笑着,忙着,一句话也不说。巴桑麻利地撸起袖子,洗了手熟练地为我们捏起了糌粑。在奶茶和糌粑的热气中,巴桑的话匣子也打了开来。
巴桑热情地邀请我们进门,上炕,妻子达老就跟在他的身后,提着铝壶走了进来,倒完奶茶后就端着盛满白糖、酥油和曲拉的木头匣子放在炕上沿上。达老只是羞怯地笑着,忙着,一句话也不说。巴桑麻利地撸起袖子,洗了手熟练地为我们捏起了糌粑。在奶茶和糌粑的热气中,巴桑的话匣子也打了开来。
做糌粑的巴桑 魏开心/摄
流浪:一路向东
三十年前的巴桑还是少年。为了生计学着做起了生意。然而年轻的少年总是要多走些弯路才能得到教训。19岁的巴桑买过牛羊也卖过羊毛,赶过潮流也讨过生活,生意失败后巴桑带着剩下的所有积蓄踏上拉萨通往格尔木的火车。带着他所有的期许,这个19岁的昌都少年为了生活,一路向东。
从格尔木出发,巴桑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就这样一路走到了夏河。凭借自己的手艺,巴桑在寺院里做地板,尽管清苦,却也温饱。见他漂泊无依,好心人便将他带到了桑科。漂泊了五年后,昌都的少年终于在这里有了家。他喝过夏河里的水,也吹过桑科草原上的风,空下来的时候,他总是喜欢面向西边静静地看着。因为吹过的西风有故乡的味道。
一个人的日子总是比较好过。
可是,他爱上了一个姑娘。
从格尔木出发,巴桑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就这样一路走到了夏河。凭借自己的手艺,巴桑在寺院里做地板,尽管清苦,却也温饱。见他漂泊无依,好心人便将他带到了桑科。漂泊了五年后,昌都的少年终于在这里有了家。他喝过夏河里的水,也吹过桑科草原上的风,空下来的时候,他总是喜欢面向西边静静地看着。因为吹过的西风有故乡的味道。
一个人的日子总是比较好过。
可是,他爱上了一个姑娘。
巴桑和达老 魏开心/摄
在夏河替别人打零工的时候,巴桑第一次见到达老。热情开朗,勤劳能干的达老深深地吸引了巴桑。巴桑决定一定要娶她回家。曾经是流浪汉的经历让达老的父母心有芥蒂,他们不愿意将女儿许配给巴桑,因为不想达老受苦。可达老跟巴桑却无比坚定,他们确定彼此就是要相互扶持一生的人。尽管达老的父母并不情愿,但在达老的坚持下,巴桑还是以女婿的身份住到了达老家中。
本以为漂泊的日子总算可以过去,小日子也可以有些起色,巴桑跟他的达老与日月为识,牛羊为伴,普通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直到达老的父母将他们赶出来。
勤恳的巴桑兢兢业业地放牧,劳作,却依旧得不到达老父母的肯定,因为他曾经是流浪汉,“离开我们你们是连水都喝不上的。”这样的话听的多了,巴桑便不再爱说话了。有无数次,巴桑想毅然决然地离开,尽管他深爱着这个女人,他也不能再去拖累她。就像当年流浪一样,他想再次漂泊。
达老的话不多,却是最懂他的人。巴桑负气出走的第一天,达老就带着两个女儿找到了他。没有眼泪也没有微笑。这个倔强的藏族女人带着一双儿女在父母和巴桑之间毅然地选了后者,跟着巴桑一起离开了桑科。
往前是毅然决然的未知,往后是退无可退的坚决。这个四口之家终于在科才乡落下足来。除了对生活的勇气,他们一无所有。
不久后桑科乡的村民便自发为他们调和,希望他们可以搬回桑科乡,“他们不管,我们管你们”。“你们没有的,我们都有。我们有的,你们就有。”乡邻们的热心让巴桑心中温暖,让他想起了桑科的乡亲,也想起了桑科的牧场。
在梦里,巴桑又回到了桑科草原,也见到了那些亲切的乡邻。他和大家在草原上唱着歌,在夜色下喝着酒。梦里他不是流浪汉,也没有被赶出来,他和大家一样是能被别人认可的人。
本以为漂泊的日子总算可以过去,小日子也可以有些起色,巴桑跟他的达老与日月为识,牛羊为伴,普通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直到达老的父母将他们赶出来。
勤恳的巴桑兢兢业业地放牧,劳作,却依旧得不到达老父母的肯定,因为他曾经是流浪汉,“离开我们你们是连水都喝不上的。”这样的话听的多了,巴桑便不再爱说话了。有无数次,巴桑想毅然决然地离开,尽管他深爱着这个女人,他也不能再去拖累她。就像当年流浪一样,他想再次漂泊。
达老的话不多,却是最懂他的人。巴桑负气出走的第一天,达老就带着两个女儿找到了他。没有眼泪也没有微笑。这个倔强的藏族女人带着一双儿女在父母和巴桑之间毅然地选了后者,跟着巴桑一起离开了桑科。
往前是毅然决然的未知,往后是退无可退的坚决。这个四口之家终于在科才乡落下足来。除了对生活的勇气,他们一无所有。
不久后桑科乡的村民便自发为他们调和,希望他们可以搬回桑科乡,“他们不管,我们管你们”。“你们没有的,我们都有。我们有的,你们就有。”乡邻们的热心让巴桑心中温暖,让他想起了桑科的乡亲,也想起了桑科的牧场。
在梦里,巴桑又回到了桑科草原,也见到了那些亲切的乡邻。他和大家在草原上唱着歌,在夜色下喝着酒。梦里他不是流浪汉,也没有被赶出来,他和大家一样是能被别人认可的人。
破产:一无所有
巴桑带着达老和孩子回到了桑科。
东家一头牛,西家一只羊,就连房子也是乡民们一起帮忙盖的。一路磕磕绊绊,弯弯绕绕,终于还是在这桑科草原的土坯房中停留了下来。一家人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风餐露宿,却也小康安稳。在政府的脱贫政策下,巴桑跟桑科乡的大多数人一样,有一套定点居住的补贴房。只凑了6万元,就住上了20万元的新农村定点居住房。眼看着日子一天一天地变好。
直到2012年,牛羊市场可观,每只羊达到了1200多块,执烈的巴桑从农村信用社贷贷款五万,又从村里的互助社贷款一万,还有从亲戚朋友那里借到的,总共71万,全部用来扩大养殖规模。这个藏族男人为了生活有了71万的债务。但在巴桑看来,他背负的不是债务,是未来。是对达老的亏欠,也是对孩子们的责任。一切都是好的,日子依旧不紧不慢地过着。然而,天不遂人愿,2015年上半年的时候牛羊市场日趋低迷,直到2016年初,每头羊亏损将近一半的本金,转眼间巴桑就有了71万元的债务。巴桑的所有积蓄连着对生活的期许一起,消失不见。
按照藏族传统,巴桑把所有的债务人叫到家里,将自己目前所有的财产诚实地列出来,巴桑让债权人根据自己的债务多少依次抵账,包括一只碗,一双筷子,一头牛。
巴桑破产了。
债务人走了,巴桑却流下泪来。曾经流浪的时候他没哭,被驱赶的时候也没哭,如今破产却被藏族的情谊暖下泪来。债务人说今日后,所有的债务不管本金利息,就都抵消。他们希望从此只有新的巴桑和新的生活。
触碰到这个康巴汉子内心柔软的是,三十年前被驱赶,是村委会和乡民帮了他,他和达老在这里安了家。三十年后他破产,帮助他的依然是这些“亲人”,还有不离不弃的达老。“债总会还清的,但日子还得继续,只要肯努力,钱都可以再赚”说到这里,巴桑害羞地笑了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眼眸依旧放光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
这是那个昌都少年,也是如今的巴桑大叔。在这里他曾经一无所有,在这里他仍然乐观坚定。巴桑还是巴桑,还是那个依然相信太阳东升西落却仍旧只有一间毛坯房的巴桑。
东家一头牛,西家一只羊,就连房子也是乡民们一起帮忙盖的。一路磕磕绊绊,弯弯绕绕,终于还是在这桑科草原的土坯房中停留了下来。一家人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风餐露宿,却也小康安稳。在政府的脱贫政策下,巴桑跟桑科乡的大多数人一样,有一套定点居住的补贴房。只凑了6万元,就住上了20万元的新农村定点居住房。眼看着日子一天一天地变好。
直到2012年,牛羊市场可观,每只羊达到了1200多块,执烈的巴桑从农村信用社贷贷款五万,又从村里的互助社贷款一万,还有从亲戚朋友那里借到的,总共71万,全部用来扩大养殖规模。这个藏族男人为了生活有了71万的债务。但在巴桑看来,他背负的不是债务,是未来。是对达老的亏欠,也是对孩子们的责任。一切都是好的,日子依旧不紧不慢地过着。然而,天不遂人愿,2015年上半年的时候牛羊市场日趋低迷,直到2016年初,每头羊亏损将近一半的本金,转眼间巴桑就有了71万元的债务。巴桑的所有积蓄连着对生活的期许一起,消失不见。
按照藏族传统,巴桑把所有的债务人叫到家里,将自己目前所有的财产诚实地列出来,巴桑让债权人根据自己的债务多少依次抵账,包括一只碗,一双筷子,一头牛。
巴桑破产了。
债务人走了,巴桑却流下泪来。曾经流浪的时候他没哭,被驱赶的时候也没哭,如今破产却被藏族的情谊暖下泪来。债务人说今日后,所有的债务不管本金利息,就都抵消。他们希望从此只有新的巴桑和新的生活。
触碰到这个康巴汉子内心柔软的是,三十年前被驱赶,是村委会和乡民帮了他,他和达老在这里安了家。三十年后他破产,帮助他的依然是这些“亲人”,还有不离不弃的达老。“债总会还清的,但日子还得继续,只要肯努力,钱都可以再赚”说到这里,巴桑害羞地笑了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眼眸依旧放光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
这是那个昌都少年,也是如今的巴桑大叔。在这里他曾经一无所有,在这里他仍然乐观坚定。巴桑还是巴桑,还是那个依然相信太阳东升西落却仍旧只有一间毛坯房的巴桑。
希望:一如既往
作为重点扶贫对象,破产的巴桑领到了两万五千元的养殖扶贫基金,如今11头牛中,有5头就是政府买的。在政府的资助下自己也搞起了牧家乐。如今在政府的扶贫支持下,巴桑盖起了新房。
从河的对面搬到了河的这面。从土坯房搬到了新砖房。
从河的对面搬到了河的这面。从土坯房搬到了新砖房。
巴桑家的新砖房 魏开心/摄
“政府和乡亲们帮了我们很多,三十年前是这样,三十年后还是受到了帮助。现在好了,一切都好了。”说到这里,达老也笑了起来,只是笑着笑着就哭了。她偷偷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看了看巴桑又看了看我们,抹着眼泪走了出去。
巴桑还在讲着他的故事,达老在门外踌躇不前,好几次都想进来,却害羞地不敢看向屋里。或许是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她感触,亦或许如今的安稳生活让她感到幸福。在达老心中,巴桑就是她的天,“这么多年来,什么都可以商量着来,巴桑人真的很好”。达老站在门口看着巴桑认真地说道,眼角的泪痕还挂在脸上。
巴桑还在讲着他的故事,达老在门外踌躇不前,好几次都想进来,却害羞地不敢看向屋里。或许是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她感触,亦或许如今的安稳生活让她感到幸福。在达老心中,巴桑就是她的天,“这么多年来,什么都可以商量着来,巴桑人真的很好”。达老站在门口看着巴桑认真地说道,眼角的泪痕还挂在脸上。
笑着笑着就哭了 魏开心/摄
这是第一次见到她哭,这个隐忍的藏族女人一直在巴桑的身后不离不弃,三十年前他们被驱赶的时候是,三十年后巴桑破产的时候也是。而今后,巴桑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儿子娶妻,让他们去放牧。而她和达老就守在这片牧场。说着他看向了达老,羞涩地笑了笑,眼里是康巴汉子特有的温柔。
或许是对达老的歉疚,亦或许是对生活的希望。这个倔强的藏族男人在生活面前从来没有低头,这一刻却流露出了难得的温柔。对于他们来说,幸福是达老看向巴桑时坚定的眼神,也是巴桑拥抱达时老笨拙的双手。
门外新牧场上的格桑花开的正好,和三十年前巴桑刚到夏河的那天一样绚烂。转眼间三十年过去了,这片草原承载了巴桑太多的故事和回忆,也见证了巴桑太多次的大喜和大悲,伴随了巴桑的前半生,也记录了巴桑的脱贫史。
巴桑说过,日子会好的。
现在好了,以后也会好的。
或许是对达老的歉疚,亦或许是对生活的希望。这个倔强的藏族男人在生活面前从来没有低头,这一刻却流露出了难得的温柔。对于他们来说,幸福是达老看向巴桑时坚定的眼神,也是巴桑拥抱达时老笨拙的双手。
门外新牧场上的格桑花开的正好,和三十年前巴桑刚到夏河的那天一样绚烂。转眼间三十年过去了,这片草原承载了巴桑太多的故事和回忆,也见证了巴桑太多次的大喜和大悲,伴随了巴桑的前半生,也记录了巴桑的脱贫史。
巴桑说过,日子会好的。
现在好了,以后也会好的。
作者:魏开心
指导教师:李晓灵 葛俊芳
指导教师:李晓灵 葛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