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9时30分,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学术周”活动在榆中校区天山堂B502拉开序幕。冯诚院长以《新华社记者的“四力”锤炼与气质养成》为题,为全体本科生带来了第一场讲座。讲座由副院长王君玲主持。
讲座伊始,冯诚从“国社的转型发展和全媒矩阵”入手,介绍了新华社特有的媒体大脑、移动采编发系统“现场云”、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系统,并通过实际案例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从真人主播到“AI合成主播”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AI合成主播”的多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冯诚强调,新华社记者的“四力”锤炼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其中,脚力是基础,眼力是前提,脑力是核心,笔力是关键。
他结合自身的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四力”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就是强调行走到新闻事件一线和现场去。‘眼力’是发现力,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判断、善于辨别。‘脑力’是决定新闻作品水平高下的关键,只有永不停歇的‘脑力’锤炼,才能采写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新闻作品。‘笔力’,也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呈现能力,在文本写作中,文字表达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要学会运用各种新闻文体。
他结合自身的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四力”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就是强调行走到新闻事件一线和现场去。‘眼力’是发现力,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判断、善于辨别。‘脑力’是决定新闻作品水平高下的关键,只有永不停歇的‘脑力’锤炼,才能采写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新闻作品。‘笔力’,也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呈现能力,在文本写作中,文字表达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要学会运用各种新闻文体。
冯诚提出,新华社记者的气质养成包含了三点主要内容:主流担当、为民情怀、诗意表达。他认为,主流担当,是记者的天职;有为民情怀,才能接地气、感动人;诗意表达,是精准表达的更高境界,也是新闻作品的美学追求。
本次讲座让兰大新闻学子对新华社记者的标准和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四力”的锤炼和新闻人的气质养成方面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文|朱亭亭
图|肖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