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董关鹏应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开展了题为《5G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关系:新平台 新战略 新标配》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诚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兼公共关系分会会长陈先红,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晓程,以及部分高校公关研究学者和兰州大学师生近300人聆听讲座并在线交流。
作为一个“临床实践型”的公共关系专家,董关鹏讲述了自己以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处置专家组成员和中央指导组随行新闻发布专家的身份,赴武汉抗疫一线指导每日新闻发布工作的情况。董老师于2月12日前往武汉,在前方连续工作45天,亲历了44场新闻发布会“台前幕后”的指导工作,是公共关系学界的“逆行者”。他结合自己从事新闻发布指导及相关培训工作的经历,回顾了媒介技术的发展变迁历程,并结合具体危机公关案例,引出5G时代必须“迎接挑战”、“升级实践”、“防范未然”三个重要主题。他认为,公共关系就是让各方利益攸关者都与组织主体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而危机公关实践已经进入关系管理(RM)的新阶段——利益攸关者关系管理需要全面升级。
董关鹏认为,5G全媒体时代让公共关系实践全面升级。他从“势”、“道”、“术”三个维度梳理公共关系的变化趋势。首先,公共关系必须尊重并顺应5G时代的宏观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积极适应“高速舆情+百变舆论+海量信息”的新特点;其次,5G时代公共关系“道”的核心,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永远都不会变化。民意不可欺、民意不可违、民意要顺应。变化的是一些外延实践的具体规律。例如“24小时舆论非理性理论”、“碎片+滚动舆论引导规律”、“移动互联平台优先规律”、“海量信息中的定力耐力毅力规律”和“移动互联专属话语体系”等,都是5G时代公共关系具体的“道”;最后,公关应对必须顺应5G时代作出调整,他用“内容为核心、说话有技术、渠道要畅通、风险勤排查、锁定第一时间、‘练兵’要提前”等关键词总结了5G时代公关应对之策,并以大量实例强调了“时间轴、逻辑塔、证据链”在公关应对中的重要作用。
交流环节,董关鹏针对危机公关应对之策,以及公关人的职业身份等问题回答了在线师生的提问。同时,几位专家就董老师的演讲作了现场交流。
刘晓程对董关鹏老师表达了致敬,他说,公关人不仅是“问题的解决者”,更是“多元社会的发声者”,公关人不仅要促成问题的解决,更应促进多元社会的平等对话和有效沟通,而董老师的演讲则为当下“艰难的对话”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陈先红称赞董关鹏教授是中国公关素养的布道者、政府公关的培训者和危机公关的实践者,董教授18年来的公关培训与实践令人感动和敬佩。针对董关鹏教授提出的“做与说”、“势、道、术”两个公关核心问题,陈先红进行了回应。她说,公共关系是个“太极”学科,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应用无边界,内核无共识,就像一头“四不像”的麋鹿,很容易被误解为“洗白术”或者片面等同于“危机公关”。实际上,公共关系作为一个智力咨询行业,既要研究战略,又要面对细节。公共关系是聪明人的职业,追求集智力咨询、战略决策、策略应对等为一体的“阳谋”之道,而非愚弄操纵、能虚作假的“阴谋”之术,公共关系既要强调作为舆论引导的“说”,更要重视践行社会责任行动的“做”。她和中国公共关系学会提出的阳光公关理念,就是要倡导“追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积极公共关系,强调公共关系的价值伦理和社会责任担当,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照顾广大群众的利益,做到基于事实的“巧传播”。
冯诚用“三个一”总结。他说,董关鹏老师的精彩演讲和陈先红老师的点评传达了一个理念,即阳光公共关系的价值理念;强调了一个目标,即公关工作要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突出了一种精神,即公关人和新闻人一样,都是重大突发事件的“逆行者”,是报道真相、传播真知的重要力量。冯院长对董关鹏、陈先红教授表示感谢,并祝福“中国公关云讲堂”越办越好。
董关鹏精彩观点集锦
1. 公共关系姓“公”,只有在阳光之下,才是公共关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公关界乃至整个新闻传播学界的学人,都应该支持我们完成一项基础工作,就是为“公共关系”四个字去污名化、去狭义化。“公共关系”四个字是客观的、中立的,正如同“新闻”与“传播”的客观与中立。非学术界对于“公关”二字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伤害的公共关系非常严肃的、中立的学术含义与本质。我们也需要为我们所从事的专业的中立性、客观性,做好相关的工作。
2. 从利益攸关者理论视角来看,公共关系约等于对各个利益攸关者的舆论引导。公共关系就是让各方面的利益攸关者都跟你保持良性的互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引导利益攸关者的意见。舆论引导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3. 从新闻传播视角来看,危机公关是危机传播的管理。遇到公关危机时要做到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线下事要做得好,传播不是万能的,传播不能代替实际行动。事情本身没做好,传播不能撒谎、造假;公共关系是客观的、中立的,只有在行动姓“公”,保护公众的利益的情况下,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传播的管理方法,才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第二件事是传播精细化、专业化,传递正确的信息,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第三件事是要保持一个持续的传播过程。
4. 舆论危机产生的五个因素是:局部矛盾的长期积累与偶发的导火索;当时单位初期应对不力与失误操作;对先期媒体质疑的漠视;某些网络意见领袖有目的的误导,以及引导失效导致的大规模媒体跟进。
5. 中国现在有三个5G:技术的5G,工业的5G以及舆论的5G。技术的5G,中国已领先;工业的5G,中国很自觉;舆论的5G,中国还要努力。
6. 在全媒体新平台上,以前的“只做不说”“多做少说”“先做后说”“不逼不说”变成了现在的“边做边说”。甚至在需要的时候还得“先说后做”,在暂时的质疑声中保持定力和自信。如果不能在舆论场中发出你的声音,恐怕就要被5G时代海量的信息淹没。
7. 5G时代公关舆论引导的“碎片+滚动”传播理论:不要等到有终极结论才启动引导;要让公众因你的阶段性分析而愿陪伴你等待科学且客观的终极结论;争夺第一时间的“优先定义权”。
8. 5G时代公共关系舆论引导的态度优先论:当时非理性,并非长期非理性;先要态度及格,才有后续对话;没有态度及格,理性会全军覆没;态度本身必须高纯度、低杂质。
9. 情绪化是公关最大的敌人,情绪化来了我们要想一切办法化解它,让被情绪所推动、操纵的舆论尽快的回到理性认知、理性对话、理性共识的轨道上来。
10. 不能让我们的“缺位”为造谣网民的“越位”提供舞台;不能让权威信息的“失声”为小道消息的“发声”提供空间。最大的风险就是知识沟、事实沟,我们必须尽快促成知识变成常识,事实变成共识。
11. 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关系实践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地拉着5G全媒体的手不离不弃、充满信心地一起往前走。
“中国公关云讲堂”简介
“中国公关云讲堂”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PRSC)发起,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旨在以“云讲堂”的形式联络政、产、学、研各界关系,在全球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共同助推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推动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