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14时30分,新闻与传播学院群策大讲堂第二十九讲于天山堂A603教室进行,此次应邀嘉宾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讲座主题为领袖形象的历史考察。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林治波,学院教授樊亚平,辅导员李仲烊,2014级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林治波院长主持。
讲座开始,张昆教授介绍了“领袖”的概念,他认为领袖多与政治家挂钩。他援引孙中山先生所说,“政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公共事务)就是政治。”张昆教授介绍,历朝历代君主们注重形象塑造,其中传播技术也扮演重要角色。
随之张昆教授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结合古今中外的例子分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对领袖形象塑造的影响,不同时期信息传播中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对信息的控制,政府与媒介的关系等对领袖形象塑造的影响以及不同期间领袖的具体特征及其治理形式。
张昆教授表示,农耕时代东西各国多处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少数地区是奴隶制民主制,此阶段十分注重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当时君权神授是社会公认的政治通则,君主的身世往往被神化。张昆教授举例说明了刘邦以及亚历山大三世的例子补充说明。加之古代希腊政治领袖常常还有宗教教主的身份,进一步神化君主的身份。并且当时信息传播水平低下,权力中心与信息合一,信息由自上而下传达,信息垄断并且信息清晰度低。农耕时代下领袖形象负有上天使命,具有道德智慧,是令人敬畏具有神化的统治。
后来进入工业时代,商品经济、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自由平等纷纷觉醒,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政府权力受到制约,控制削弱,权力与媒介若即若离,信息不对称也在慢慢改观,政党政治也需要媒介为其代言。工业时代的领袖形象慢慢去神化将君主拉下神坛缩短与公众间的距离,个人政治魅力与证件论述力显得极为重要。
到了信息时代,由于媒介的不断发展,官方控制放松,网络新媒体崛起,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信息传播显然有了去中心化的趋势。信息无所不至,政治去中心化,权力中心和媒介中心分离。领袖也趋于平凡化,有亲和力,并且公众也可以包容有瑕疵的政府但追求坦诚相待。张教授还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事例,表明信息时代下领袖愈发趋于平民化。
继三个时代的领袖形象的历史考察的介绍之后,张教授进一步说明了领袖形象呈现的四个重要的因素:领袖本人的人品和行为;媒介的报道;民众的判断力;当时的治理形式和政治理念。
讲座之后,樊老师、同学们和张昆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张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做了回答。